探秘环境射频能量采集:新型整流器件的特性与应用
探秘环境射频能量采集:新型整流器件的特性与应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IoT)传感器如繁星般遍布我们的生活环境,持续监测并以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然而,如何为这些传感器提供稳定的电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射频(RF)能量采集技术应运而生,为 IoT 传感器的电源供应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将深入探讨适用于环境 RF 能量采集的整流器件特性,展现其在物联网时代的巨大潜力。
随着 “万亿传感器宇宙”(TSU)时代的临近,海量的 IoT 传感器将被部署到各个角落,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从智能工厂的生产流程监控到智能家居的环境感知,这些传感器无处不在。然而,传统电池供电方式面临诸多挑战,如电池寿命有限、更换成本高昂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此时,环境 RF 能量采集作为一种创新的供电方式备受关注。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 RF 信号,如广播电视信号、手机射频信号和 WiFi 信号等,它们就像隐藏在空气中的能量宝藏,随时随地可供采集利用,为 IoT 传感器提供持续不断的电源支持。
在众多能量采集源中,RF 能量采集独具魅力。尽管环境中的 RF 能量相对微弱,通常功率低于 -10dBm,但因其广泛存在且可 24 小时获取,吸引了众多研究者投身其中。一般而言,RF 能量采集系统主要由天线、匹配电路和整流器组成。天线负责捕捉周围的 RF 信号,匹配电路确保信号高效传输,而整流器则如同神奇的转换器,将交流 RF 信号转换为可供传感器使用的直流电源。本文聚焦于整流器电路及其所用的器件,重点介绍两种极具潜力的整流器件:超陡晶体管(SSFET)和薄埋氧层硅(SOTB)器件。
超陡晶体管(SSFET)作为一种理想的整流器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特性。它属于 SOI 器件家族,通过连接体电极形成 P+/N/P 双极晶体管结构。当栅极电压达到开启电压时,漏极电流会急剧导通,其斜率高达 33uV/Dec,这使得 SSFET 宛如 RF 能量采集系统中的 “超级开关”,能够高效地将 RF 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为了深入评估 SSFET 的性能,研究人员构建了经验交流器件模型,并在 ADS RF 电路模拟器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测量的 SSFET 直流特性高度吻合。在仿真实验中,SSFET 成功地对 10MHz 高频信号进行整流,输出电压始终保持正值。进一步研究其 RF - DC 转换效率与输入功率的关系发现,当输入功率低于 -30dBm 时,效率可超过 80%,远远高于传统器件,展现出在低功率 RF 输入下实现高效能量采集的巨大潜力。
除了 SSFET,薄埋氧层硅(SOTB)器件也是 RF 能量采集的得力助手。SOTB 器件在超薄的 10nm 埋氧层上形成 NMOSFET 和 PMOSFET,通过背面施加体电压,可显著改变阈值电压,使动态阈值 MOS(DTMOS)电路性能大幅提升。研究人员基于 SOTB DTMOS 设计了一种交叉耦合整流器,并将其集成到环境 RF 能量采集系统中。在实际测试中,该系统安装于东京电气通信大学的实验室,通过优化匹配电路和环形天线,使其针对 950MHz 手机 LTE 信号进行采集。尽管输出电压和功率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但仍成功从环境 RF 信号中获取了最高达 0.9V 的直流电压和 2.2uW 的功率,且至少能稳定提供 500uW 的功率,足以满足基于 SOTB 器件的超低功耗微处理器(MPU)的供电需求,为物联网传感器的电源供应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环境 RF 能量采集技术为物联网传感器的能源供应开辟了新的途径。超陡晶体管(SSFET)和薄埋氧层硅(SOTB)器件在整流器电路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们的优异特性使得在低功率 RF 输入条件下仍能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尽管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如输出功率的稳定性等,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未来,环境 RF 能量采集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为实现传感器的自供电和可持续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助力构建更加智能、便捷和环保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