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适合做哪些运动?专业医生给出详细运动指南
怀孕期间适合做哪些运动?专业医生给出详细运动指南
怀孕期间是否可以运动?这是一个让很多准妈妈感到困惑的问题。事实上,只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并遵守运动原则,运动不仅能帮助维持孕期健康,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孕期运动指南,帮助你安全地进行运动。
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特殊的历程,在这段重要的历程中,运动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虽然,有些保守的传统文化可能会担心,怀孕期间运动是否会造成危险?孕产妇是否应该少动多休息呢?拿重物会有流产风险吗?
事实上,适度的运动反而对怀孕女性和胎儿都有好处,绝大数孕产妇都是可以运动的。
适度运动有助于生产顺利
运动可以帮助孕产妇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孕期的不适感,还有以下好处:
- 缓解身体不适:改善背痛、消除疲劳
- 舒缓心情:改善心情,有助于应对怀孕期间的情绪波动
- 控制体重:让体重不大幅飙升,可降低怀孕期糖尿病和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 有助于生产: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顺利,也能加速恢复产后体能
如果怀孕前没有运动习惯,或者怀孕期间有特殊的健康状况,请务必先咨询医生。大多数人应该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并结合阻力训练与伸展运动。如果之前没有运动习惯,可以从每周进行3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
当然,了解运动风险也很重要:例如,散步、游泳、瑜伽和慢跑风险相对较低,而滑雪、攀岩和潜水则风险较高。除了整体性的健康好处外,根据刊登在《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会刊》(JOGC)的“孕期体育活动指南”,针对骨盆底肌的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也有机会改善漏尿问题。
第一孕期(0~12周)
此时期体态上没有太多改变,最大的改变是荷尔蒙的变化。只要医生诊断后可以运动,身体舒适度状况不错是可以维持正常的运动训练的。
运动目标:
- 维持肌力/耐力来应对中后期的中轴变化
- 强化骨盆底肌
- 学习如何正确翻身,降低日后腹直肌分离的风险
骨盆底肌训练
平躺下,眼睛看向双脚,颈部保持稳定,腰部贴地面,双脚抬离。吸气时感受腹部膨胀;呼气时感受腹部收缩,坐骨靠近,往头部方向收起。反复操作10下。
核心热身
平躺下,眼睛看向双脚,颈部保持稳定,腰部贴地面,双脚抬离。吸气时准备;呼气时对称手脚延伸,吸气回到原位。过程持续保持脊椎平贴地面,腰椎与地面之间不能出现缝隙。并且同时感受腹部核心的发力。反复操作10下,连续做两回。
面朝下,脊椎保持正中,腹部微收。可想象背部放了一根棍子,保持不动,双膝盖离地约1公分,维持约10秒~15秒,并注意核心收缩,脊椎保持正中姿势。过程中千万不要憋气!请持续保持呼吸。
注意:四足跪姿时,需观察肚子是否有尖尖朝下。若有腹直肌分离的状况,就应当避免朝下的动作。
臀肌启动+背部训练
- 弓箭步蹲:双脚前后站,身体在正中,挺胸并且下巴微收。吸气时准备;呼气时身体向下蹲,前后脚膝盖呈现90度弯曲。可同时前臂绑弹力带,向外撑开,感受背部肩胛骨收缩。反复操作10下,重复2~3回,左右脚交替。
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站距,挺胸并且下巴微收。吸气时屁股往下坐,同时大腿往外推开,膝盖朝向1~2脚趾方向,感受大腿前侧以及臀部。呼气时站起回站姿。可同时前臂绑弹力带,向外撑开,感受背部肩胛骨收缩。反复操作10下,重复2~3回。
髋关节启动训练:双脚与肩同宽站距,挺胸并且下巴微收。吸气时小腿骨垂直地面,臀部向天花板上方推,重心在中足,感受在后臀腿;呼气时站起回站姿。可同时利用弹力带增加阻力,也可以同时手肘向天花板拉起,训练背肌。反复操作10下,重复2~3回。
桥式:平躺,手掌朝下平放,视线看向大腿,骨盆微收,膝盖弯曲,脚掌在膝盖正下方。吸气时准备;呼气时双手向地面压,屁股抬离地面,同时骨盆保持微收,确保腰部不受力,臀部发力的感觉。反复操作10下,重复2~3回。
进阶桥式(单侧桥式)同上,延续屁股抬离,右手向地面压,右脚抬离地面,强调左侧臀肌发力;反之亦然,强调右侧臀肌发力。反复操作10下,重复2~3回。
脊椎伸展运动(猫式):视线看前方,肘窝朝向前,胸口朝地面靠近,尾椎翘向天花板(骨盆前倾)。
- 脊椎伸展运动(牛式)视线看向肚脐,胸口远离地面,尾椎卷向肚脐(骨盆后倾)。
- 进阶脊椎伸展运动:延续牛式,利用下腹卷稳定,双手抬离地面,感受腹部核心与臀部发力。
第二孕期(12~24周)
随着松弛素浓度逐渐升高,子宫逐渐撑大,此时期着重身体中轴稳定以及肩关节及骨盆等关节的稳定训练。此时期也是孕期中相对稳定的时候,是运动的黄金时期;第一孕期运动皆可持续进行。
运动目标:
- 上下肢关节稳定训练
- 中轴稳定训练
- 骨盆腰椎稳定训练
全身整合核心热身
手脚对称抬离地面并且延伸。同时,脊椎必须保持正中姿势。维持10~15秒。过程中保持呼吸。要特别注意,腰椎不能有凹陷。
核心稳定+肩胛骨稳定+下肢伸展
首先,保持面朝下,脊椎正中姿势后,掌跟往地面推,感受背部发力。接着,屁股往天花板延伸,脚跟尽量踩地,感受腿后侧伸展。切记,过程中保持呼吸。维持10~15秒,重复10次。
臀部侧向训练
侧躺下,膝盖弯曲,上侧脚膝盖抬离地面,感受侧边臀部的发力,也可尝试进阶版,将上侧脚伸直抬离地面。过程中保持呼吸。反复操作10~15下,重复2~3回。
侧躺下,前臂在肩膀正下方,利用侧线发力,使躯干抬离地面,保持稳定约10~15秒,注意撑起时保持脊椎延伸,核心的发力。维持10~15秒,重复10次。
髋关节伸展
坐姿下,微收小腹(骨盆后倾),左脚弓箭步踩稳,右脚往后延伸,伸展右侧髋前侧肌群。反之,则可伸展左髋前侧肌群。维持10~15秒,重复10次。亦可尝试进阶动作,双手交握,往天花板做延伸,可同时伸展脊椎。
第三孕期(24周以后)
此时肚子变大的速度更显著。伴随松弛素等激素达到最高峰,胎儿大小位置使得脏器位移,骨盆前倾及肋骨外翻,也可能会出现腹股沟疼痛。同时,圆肩以及呼吸短促的情形较为明显,导致肩颈酸痛问题出现。
若是状况稳定且孕前都持续有运动习惯的人,依然可以执行第一、二孕期的运动。若有腹直肌分离的问题,请避免面朝下的四足跪姿系列的运动;若是深蹲太低,髋关节外展太多,也可能会导致腹股沟疼痛问题。
运动目标:
- 强调维持脊椎延伸
- 中轴稳定训练
- 随时观察是否有下腹垂坠感
- 可以用托腹带辅助运动
- 建议坐在硬椅子上坐运动
脊椎伸展运动
(中轴稳定)
中轴稳定+髋关节启动+上背训练
如同第二孕期的髋关节启动训练,此时期由于肚子已经很大了,请注意腹部的压迫感。坐、站重复10下,注意保持呼吸,动作放慢。
(本专栏反映专家医疗见解,不代表《优活健康网》立场)
(本文由前台湾运动医学学会副秘书长、杏仁复健科诊所院长林杏青,以及杏仁复健科诊所物理治疗师张晏甄,两者共同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