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实力的评价标准,该变了
AI实力的评价标准,该变了
2025年1月,DeepSeek横空出世,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从高校到政府机构,再到各大企业,纷纷宣布接入这一革命性的人工智能平台。在2月27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吴谦也透露,他已经开始在手机上使用DeepSeek,并将其应用于国防部记者会的准备工作。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呈现出中美两国主导的"G2"格局,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欧洲和其他地区。可以预见,未来世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主要聚焦在中美两国。
中美对比:洞察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科技企业实力方面,美国的"七姐妹"——苹果、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字母表、Meta、特斯拉的总体市值高达18万亿美元,占据美国上市公司头部地位。相比之下,中国的"十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中芯国际、网易、京东、百度、吉利的总体市值约为12万亿人民币,差距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英伟达、微软的市值均超过3万亿美元,与印度、英国、法国的GDP相当,显示出其雄厚的实力。
从资本投入来看,人工智能研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金、风险投资和企业内部资金。美国主要依靠私人领域的投资,拥有强大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形成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成熟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大型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约在百亿美元。而中国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支持,大型企业的研发费用每年约为十亿美元。根据斯坦福大学《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2年全球私营部门对AI的投资为919亿美元,其中美国占60%,达到550亿美元,而中国仅占14%,约130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中美两国是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地和目标工作地。虽然大部分顶尖人才选择在美国就业,但中国向全球输出了最多的顶级人工智能人才,这意味着全球人工智能顶尖人才中华裔占比最高。
从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来看,整体上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最先进的芯片技术、最具突破性的算法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源。然而,中国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数据增长速度全球第一,数据中心建设增速全球第一,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技术领域已经实现反超。此外,中国正在培养大量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华裔AI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
根据Gartner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美国以89.7分保持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指数首位,中国则以85.2分紧随其后,两国技术差距显著收窄。尽管现阶段中美人工智能差距明显,但中国凭借规模优势和后发优势,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大面积普及所带来的数据量爆发,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中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差距收敛。
完善数据制度建设,增加基础研究研发支出
为了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继续完善数据制度,推动数据制度开放与对接。国内应进一步加强数据制度的顶层设计,打破数据流通壁垒,促进数据要素-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价值的闭环。同时,要推动数据开放,逐步促进数据的跨境流动,加强与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对接。
增加研发支出,尤其是基础研究。特朗普上台后大幅削减研发支出,引发美国科研界动荡。中国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推动向顶尖技术研究突破。同时,加大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吸引力,为中国及他国人才提供良好科研环境。
加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培育和耐心资本培育,促进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形成。
以人工智能推动技术文明进步
中美正在走向两条不同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一条是"堆算力、高成本、高投入"的路线,另一条则是"降本、增效、协同、普惠"的路线。DeepSeek正在中国社会引发一场AI革命,企业和个人几乎可以以近乎免费的方式接入使用,这在欧美是难以想象的。
2月26日,在安徽省阜阳市行政复议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当事人使用DeepSeek查询行政复议相关法律知识。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语言模型的迭代速度只会越来越快,从ChatGpt到DeeSeek,再到Grok-3,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人工智能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之路上的技术突破极限。
在不断地技术突破中,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人类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何在?是不计代价地去攀登技术顶峰,还是应该促进技术的普惠、技术成本的降低,让人民享受到技术红利,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因此,人工智能实力的评价标准应该变了,应该是更多地追求有温度的服务,而不是追求"冷冰冰"的技术参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