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注胶肉”已泛滥?这几种肉谋财害命,请转告父母要管住嘴
警惕!“注胶肉”已泛滥?这几种肉谋财害命,请转告父母要管住嘴
你还在为买到的肉质鲜美、价格实惠的猪肉沾沾自喜吗?殊不知,这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美味陷阱"。
近年来,"注胶肉"、"硼砂肉"等问题肉类悄然潜入我们的餐桌,不仅谋财还害命。
究竟哪些肉类最容易被"动手脚"?如何识别这些"黑心肉"?
一、注水肉和注胶肉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登上新闻头条,让人触目惊心,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地沟油,再到各种"黑心肉",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了公众健康,也动摇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在众多食品安全问题中,肉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说起注水肉和注胶肉,可真是让人又气又怕,这些"黑心肉"的制作方法看起来简单,却藏着不少猫腻。
想想看,注水肉是怎么来的?有些不良商贩会在活猪被宰杀前,往它们身体里注入水或盐水。
这么一来,猪肉的重量就莫名其妙地增加了。
你可能会想,不就是多了点水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别小看这点水啊!它不仅稀释了肉的营养,还可能带进各种细菌。
想象一下,你花大价钱买的肉,结果营养价值还不如便宜的,这滋味可不好受。
再说说注胶肉,这个更狡猾,商贩们往肉里注入各种胶体物质,比如蛋白胶、淀粉胶之类的,这样不仅能增加重量,还能让肉看起来更有"卖相"。
这些"黑心肉"的危害可不小。
首先,你花了冤枉钱,买到的却是"水货"。
其次,这些肉里可能藏着各种有害物质,吃多了对身体没好处。
更可怕的是,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让肉看起来更"新鲜",还会偷偷添加一些违禁物质,比如激素或抗生素。
这些东西长期吃下去,对健康的影响可想而知。
注水注胶肉的"势力范围"可不止于此,在超市里常见的冻肉卷、促销的酱肉,甚至是火锅店里的各种丸子,都可能是注水注胶肉的"重灾区"。
记得有次,作者和家人去吃火锅,点了一盘看起来特别诱人的牛肉丸,价格还挺便宜。
可吃到嘴里,总觉得味道怪怪的,口感也不对劲,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丸子很可能就是用注水注胶肉做的。
那么,注水肉和注胶肉这么大我们要怎样识别出来呢?
首先观察肉的颜色和质地,正常的肉应该呈现自然的颜色,触感结实有弹性,注水注胶肉则可能呈现异常的颜色,触感松软或黏腻。
其次,可以通过烹饪来判断。注水肉在煎炒时会出现大量水分,而正常肉则不会。
除了注意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测试肉的质量。
例如,可以用手指按压肉的表面,如果按压后的凹陷很快恢复,说明肉质正常;如果凹陷长时间不恢复,可能是注水注胶肉。
另外,可以将肉放入清水中,如果水很快变浑浊或出现油花,可能是注水注胶肉。
所以买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只看价格便宜,那些看起来特别划算的肉制品,往往暗藏玄机,俗话说得好,"便宜没好货",在食品安全这件事上,这句话可是再适用不过了。
二、硼砂肉
然而,注水肉和注胶肉只是众多"黑心肉"中的一种,硼砂肉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你可能会问,硼砂是啥?说白了,它就是一种白色粉末,平常用来做杀虫剂、清洁剂,甚至是特殊玻璃。
但是,有些不法商贩居然把这种工业原料用在了咱们的食物上,这不是拿咱们的命开玩笑吗?
硼砂这东西,一旦进了咱们的肚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轻点的话,可能会头疼、肚子痛、吐个不停;要是严重起来,那可真是要命,肾脏可能会受损,神经系统也会出问题,甚至还可能得癌症。
去年年底,广东珠海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当地一家超市卖的猪肉,被检查出含有硼砂,这事一下子就闹大了。
你可能会想,这硼砂到底有多厉害?对于小孩子来说,只要吃了2-3克硼砂,就可能没命;就算是成年人,吃个15克左右也得“躺板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不法商贩明知硼砂的危害,还要铤而走险呢?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这样一来,原本应该被丢弃的肉又可以"重获新生",以新鲜猪肉的价格售出。
所以咱们买肉的时候可得擦亮眼睛观察肉的颜色,添加了硼砂的肉通常呈现不自然的鲜红色,
在触摸肉的表面时,硼砂肉表面会有一层滑腻感,不易沾水。
如果看到哪家的肉特别红,特别亮,而且价格还特别便宜,那可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毕竟,咱们的健康可比省那么几块钱重要多了。
如果在外面吃饭,发现肉的颜色特别鲜艳,或者吃完后觉得不舒服,那也要多注意。
可别不当回事,万一真的是硼砂肉,那可就麻烦大了。
说到底,这硼砂肉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商家的问题,更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问题。
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多长个心眼,遇到可疑的情况就及时举报,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才能让那些不法商贩无处可逃。
三、淋巴肉
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是淋巴肉,这玩意儿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其实它离我们挺近的。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淋巴肉啊?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宰杀动物的时候没有完全清理干净的淋巴结组织。
淋巴结是干什么用的?它们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过滤器,专门用来过滤各种有害物质的。
所以,这些淋巴结里面可能藏着各种各样的坏东西,比如病原体啊,有害物质啊,甚至是一些咱们肉眼看不见的毒素。
要是咱们长期吃这种肉,那可就麻烦了。
虽然吃一两次可能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是天天吃,那可就是在给自己的身体埋雷,搞不好哪天就会生病,而且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么,咱们怎么才能避免买到这种淋巴肉呢?
巴结通常是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的,如果你在肉上看到这种颜色的小颗粒,那就要小心了。
这些小东西可能分布在肉的表面,也可能藏在肉的内部,所以买肉的时候,最好能仔细看看肉的每个部位。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努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例如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然而,仅靠法律和监管还远远不够,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样重要。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只有每个人都负起责任,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