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分析框架
行业概况分析框架
在投资领域,深入理解行业背景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本文将从八个维度全面解析行业分析框架,帮助投资者系统性地评估投资机会。
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对行业(Industry)的深入了解是每位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功课。行业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潜力,还能加深我们对公司整体商业活动的认知。接下来我们从八个方面去展开说一下行业研究应该包括的内容,具体如下:
1、周期性
首先要分清周期行业还是非周期行业。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但是周期性的强弱会影响公司的估值水平。对于非周期行业,那么它们的业绩一般比较稳定,所以也应该予以相对高一些的估值;对于一些强周期性的行业,由于其业绩随着经济周期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我们给公司的估值就要打一些折扣。周期性行业不适合长期持有,更适合择时,而非周期行业的持有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2、资源禀赋结构
投资前要清楚投资标的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以及它们是否对特定资源有依赖。不同禀赋结构的公司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分别来对待。举例来说,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可能存在较高的折旧以及有息负债,这会导致资金链的运转出现一定的风险,所以市场上对这类公司的估值也要相对降 低一些。而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人力成本将非常大,导致产品的毛利率和经济率较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则可能在研发上投入巨大,但一旦技术成熟,边际成本可能大幅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公司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禀赋结构,比如芯片行业就同时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3、收入与成本
对于公司收入和成本结构分析,更有助于我们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了解。有些公司成本是固定的,但是收入却可以无限,比如软件行业,研发的固定成本确定以后,边际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公司每多卖一份软件,就会额外获得一份收入。有些行业收入是有天花板的,比如餐饮业,受到店面积以及雇员人数的限制,收入增长自然就存在一定的瓶颈。有些行的业成本是随规模上升而增加的,比如手工品行业,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那么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4、标准化程度
行业内的产品是否容易标准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越容易标准化的行业,其经营和生产也就更容易进行复制,从而实现规模扩张。相反,有些行业难以标准化,比如律师、咨询、教育、设计、服装等等,其扩展难度就较大。在这些行业里的公司,其管理难度也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成倍增加。有些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甚至形成了负面的效应。例如一家针对年轻人群的互联网婚恋平台随着其经营规模扩大后,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很难保证各咨询师的水平一致性,过于鱼龙混杂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咨询师诈骗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公司的名声。
5、赢者通吃
在某些行业中,由于存在过强的网络效应,导致市场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样的行业中,投资于最后的赢家至关重要。在初期激烈竞争的阶段,企业之间都会疯狂砸钱的方式来抢夺地盘,这时候大家都赚不到钱,直到最后分出胜负时,整个行业的红利会被这些少数玩家所瓜分,其他落败的公司甚至无法从中分取一杯羹。对于竞争格局尚不明确的情况,投资一定要保持谨慎,最好等竞争格局稳定以后再入场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6、增长潜力
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了解公司所处行业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有一点基础的判断,同时还应分析整体行业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应该去关注那些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避免投资已经走下坡路的夕阳行业。不要奢望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可以拯救一个在夕阳产业中挣扎的公司。我们也应该理解,投资的意义就是去对帮助那些处于发展阶段且需要资金的公司。
7、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中应了解行业集中度的整体情况,常见的衡量行业集中度的指标有CR10、CR20等等;了解到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有助于判断行业是属于寡头垄断、多寡头垄断,还是仍处于混乱竞争状态等,同时我们还应对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行业内的主要玩家,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评估公司未来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
8、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
产业链的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两端(上游和下游)的公司是最赚钱的,而处于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是利润最低的。公司想占据产业链的两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那些发达国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都是通过占据了产业链的两端的位置,实现剥削全世界的效果。
除产业链外,我们还应该对供应链有一定了解,为了就是帮助我们评估对公司可能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比如上下游生产以及竞争变化会对公司未来产生什么影响?还比如上下游企业产品的价格、供应量的变化会对公司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外部的冲击对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举个例子,在食品加工行业,其上游的原材料成本可以占到其总成本的一半以上,那么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则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情况。
结束语:上述就是在做行业分析时应该了解的背景内容,然而,实际情形可能远比这些更为复杂,需要具体问题来具体分析,以便我们能对企业所在的行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确保我们的分析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