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考研“高考化”再登热搜:“应试化”困境何时能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考研“高考化”再登热搜:“应试化”困境何时能解?

引用
红网
1.
https://hlj.rednet.cn/m/content/646856/66/14565094.html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1日至22日如期举行,报名人数为388万,同比下降约11.4%。尽管报名人数有所减少,但考研的“高考化”趋势依然严峻。

考研“高考化”,是指考研的备考方式日益呈现出应试化的特点。与高考相似,考研学生需要长时间备考,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同时,各种考研培训机构、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渲染考研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招聘在校研究生以“学姐、学长”的身份来进行机构招生,加剧了考研的应试氛围。部分高校甚至将考研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推动了“考研高考化”的趋势。

考研“高考化”现象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方面,历届考研往届生占比逐年提升,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持续增大,许多本科生将考研视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深造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着“唯学历论”的观念,认为高学历是评价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准,使得“985、211”院校研究生几乎成为了一种“身份象征”,许多学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挤进“双一流”研究生的门槛。

考研“高考化”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加剧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大量考生盲目跟风考研,挤占了本应分配给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导致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其次,考研的应试化倾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可能导致人才市场的失衡和学历的贬值,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学历焦虑和就业压力。

要遏制考研“高考化”现的趋势,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加以解决。高校应避免“高中化”,禁用考研升学率来评论院校办学。回归办学定位,加大对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投入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和发展路径。在招收研究生方面,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力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项目经历进行综合评价。

政府和教育部门则应加强对教育市场的监管,规范考研培训机构的运营行为,打击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持续推进就业政策,协助本科生及往届生择业、就业。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举办职业交流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单纯看重学历背景。

考研“高考化”现象是社会对成才路径的单一认知和对高学历的过度追捧交织的结果。社会教育改革之路漫漫,学子应主动打破这种观念束缚,倡导多元化的人才观念和发展路径。让大家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