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医学生学数学是什么体验?温医大这门课程搭起数学与医学之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医学生学数学是什么体验?温医大这门课程搭起数学与医学之桥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68561


“生活有可能欺骗你,但数学不会,数学不会就是不会”“高数的每个知识点环环相扣,听不懂高数是因为从‘课上弯腰捡了一块橡皮’开始”……这些是很多大学生都听过的段子,不少大学生一听到高等数学,就会感到恐惧和头痛。而在温州医科大学,有一门《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却很受同学们的喜欢。

让高数课变得“妙趣横生”

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医用高等数学》的目标是授予学生比较系统的高等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从而分析解决医学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记忆中的数学老师总是严肃的,大学的第一节高数课,我却发现吕丹老师是个有趣的‘小老头儿’,有自成一派的讲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那些深奥的数学理论。”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孙金伶说。这个学生们眼中有趣的“小老头”已任教高数四十余年,是温医大高等数学教学“开疆扩土”的老师之一。

数学最困扰人的是“不懂”,背不下公式,弄不懂推理过程,结合不上具体情形……怎么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吕丹认为:“要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最关键的是要把高数课讲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趣。”高数教研室使尽全身解数,利用各种思维导图、口诀、生活案例等方式,打破同学们心中对高数晦涩难懂的认知。

“反对幂三指”“前导后不导加后导前不导”“长得不cool是正弦sin,长得cool的是余弦cos”,这些教研室经常使用的口诀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趣味性。

面对一些难懂的定理,教研室经常结合生活实例去形象化表达。曹政子老师说:“让数学走向生活,是我们要努力的教学方向。比如我会把共享单车摆放结合到微积分理论讲解,让同学理解‘可导一定连续,连续不一定可导’。”

教研室老师也会在课上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故事,“自然常数e,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一个数学天才欧拉,即使因视力逐渐衰退而失明,也没有阻止他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课程负责人刘婷说:“我们将‘数学历史文化’‘数学人物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含义和意义的理解。”

高等数学网络资源虽多,但适合医学类专业学习的相对少。没有石头硬过河,为此,教研室完成从无到有的建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面对学生基础层次不同、自学难度较大、知识难以形成连贯体系等问题,教研室成员采取知识内容碎片化的组织方式,以知识点为单元制作成5-15分钟时长的短视频供学生学习,形成难点精讲、易点自学、习题线上线下答疑、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构建等方式,只为将高数教得更优质有趣。相关在线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等多个平台开设。

教研室还尝试运用现代智能算法,打造线上阶段测验成绩、视频完成度与课程成绩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同学们的学习行为进行完整的收集和分析,以便更好因材施教。在这样一套成熟、连贯的教学体系下,《医用高等数学》在温州医科大学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期末考试优秀率。

“争当最懂医学的数学老师”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积分学等,面向全校临床医学类和医学相关类学生授课。如何将医学与数学紧密联结在一起?这是温州医科大学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多年来思索的问题。

“我曾经旁听了五年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通过了所有测试。”吕丹老师走进了同学们的医学课堂,试图找出数学与医学的连结点。“具体病例中药物剂量与疗效的线性关系”“传染病传播的规律”“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吕丹老师把大量临床与数学结合的案例作为例题,和教研室成员汇编成《医用高等数学》这本教材,他说:“每次备课,我都会去请教相关医生,我医药方面的例子举得对不对?我设置病例救治中药物使用的剂量合理吗?”


在吕丹老师的建议下,教研室其余老师也纷纷走进医学课堂,切身去感受同学们所学所需的知识。刘婷老师说,将数学与医学密切结合,这是整个教研室的一大理念。只有理解了高数中的基础思想与概念,学会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医学。


2023级眼视光医学专业吴尉说:“学习高数对我其他科目的帮助很大,最明显的就是训练了我的逻辑思维,例如我在后来学习《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定性分析以及公式的使用,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从传统课堂到线上线下双线并进,温医大高数教研室做出了无数努力与改变。2020年,《医用高等数学》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今年,由吕丹老师主编的《医用高等数学》(第8版)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使用范围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40余所院校。教研室成员获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医科大学最受欢迎老师”等荣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级教改课题3项。种种成绩都记录着他们在探索教学道路上的脚印。

心中始终装着学生

不管获得了多少奖,得到了多少赞誉,对教研室来说,学生还是放在首要。


为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研室成员充分利用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早在2009年,教研室就成立了数学建模竞赛基地,每年举办校级选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赛、国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赛题吸引了学校各年级的大批学生踊跃参加。目前已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省级奖项40余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4项,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医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

此外,教研室还面向学生、教师和医务工作者推出《医学数学建模与应用》等“人工智能+”课程,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学习医学研究中数学建模部分,助力”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


秉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教研室成员成立教工党支部数学建模党员突击队和党员示范岗,不放弃任何一名学习“困难生”,对于需要补考和重修的学生,以及数学基础薄弱的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义务辅导。同时还倾力帮助有深化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针对考研学生开设专题讲座。

来自西藏的2022级精神医学专业的普布乔便是受益学生之一,“我偏科比较严重,数学底子差,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解答我的问题,主动分享一些学习资料给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顺利通过了考试。我觉得,只有认可了这门课的意义,认可了这门课的老师,才会真正去接收这门课的知识。”

课堂外,高数教研室的老师们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能在食堂看见教研室老师被学生“包围”的场景。曹政子老师自制了许多有趣的表情包,深受学生喜爱。胡晓晓老师在每个期末结课,都会和全班同学来一张大合影。吕丹老师喜欢给学生们的微信运动排行榜点赞。“平时不太爱运动的同学,我也会给他们点赞。也督促一下他们,老师都走了这么多步了,你们年轻人还不快去运动一下?”

师以关怀寄深情,生以敬仰系师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借着这封’情书’,向您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每逢教师节,教研室老师也是学生们“表白”的常客。

“钟爱讲台多少载,几番桃李尽情栽。白衣天使怜人爱,双鬓银丝贺节来。”今年刚退休的吕丹老师仍心系教书育人,教师节当天在自己的朋友圈有感而发。而这份对教学事业和学生的爱,也将继续在数学教研室传承下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