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一岁娃误吞硬币,卡在胃里出不来 专家妙手取“金”!
危险!一岁娃误吞硬币,卡在胃里出不来 专家妙手取“金”!
近日,深圳一岁四个月大的男孩强强误吞一枚一毛钱硬币,经过5天观察未能自行排出,最终在医院通过胃镜手术成功取出。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儿童安全问题的关注。
硬币、磁力球、纽扣电池、小螺丝钉……没有孩子吞不下的异物,只有家长意料不到的疏忽。记者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儿科通过胃镜为一名幼儿从胃里取出一枚滞留了5天的一毛钱硬币,儿童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日前,一岁4个月的强强(化名),在家里拿着一枚一毛钱的硬币玩。强强爸爸担心孩子误吞,就将硬币放进空矿泉水瓶里边给孩子玩。谁料强强一把抓住水瓶就学大人喝水的动作,咕咚!家长还来不及抢,就看着强强将一毛钱吞了进去。孩子的家长立即带强强来到了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急诊科。经过CT检查,医生在强强的胃里确实发现了一个一毛钱硬币大小的阴影物。急诊医生告诉强强爸妈先不用着急,小孩误吞异物比较常见,强强误食的是一毛硬币大小的圆形异物,而且在胃部,建议他们先回去观察两三天,看孩子是否可以自行排出来。
“从来没有那么在意过孩子的‘粑粑’,特别担心他会有危险。”强强爸爸说。回家后,强强爸妈每天都等着孩子排便。如果孩子没排便,就会担忧硬币是不是被卡住了;如果孩子排便了却没找到硬币,他们心里就更难受了,每天既纠结又煎熬。就这样等了5天,强强还是没有将硬币排出来,夫妻俩等不下去了,又带着孩子回到华南医院儿科就诊。
专家妙手取“金” 硬币取出时已被腐蚀发黑了
这次腹部立位片检查的结果显示,硬币在孩子的胃里一动没动。接诊的儿科副主任医师王艳丽担心胃酸的腐蚀会对胃粘膜造成刺激,金属异物在胃里呆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胃粘膜水肿,有些异物甚至会引起胃部糜烂或者溃疡,于是建议让孩子在全麻下进行胃镜下异物取出术。
不到3分钟,王艳丽就将卡在强强胃里的硬币取了出来,整个手术过程迅速而精准。被取出来的一毛钱的硬币,直径约有1.9厘米宽,王艳丽表示,吞进异物有些对人体是有害的,特别像这种金属类的异物或者一些对消化道有潜在危害的异物,如果观察超过72小时未排除,还是建议应及时取出。术后,强强精神状态挺好,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和副损伤,也能正常进食。
专家提醒:家长要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我们经常都会接诊到一些误吞异物的孩子,在这方面,希望家长不要粗心大意。”王艳丽说到,误吞异物非常危险,主要有气管异物和食管异物两种。气管异物会导致宝宝出现嘴唇变黑、咳嗽、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的风险;食管异物会出现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
王艳丽提醒家长,不慎误吞了异物,不管有没有症状,第一时间都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对食道和胃肠造成二次伤害,不要听信偏方,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误食的是1毛、5毛硬币等圆形的异物,而且是在胃部,医生会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先观察两三天,看异物能不能通过自然方式排泄出来;若异物是电池等具有腐蚀性的东西,以及评估后无法自行排出的异物,会建议立即取出。
食道异物重在预防。王艳丽提醒,婴幼儿的长牙期在6个月至2.5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口欲期,特别喜欢用嘴啃咬新事物,容易出现误吞,建议家长避免让孩子玩小的硬物,如玻璃球、硬币、纽扣电池以及“海绵宝宝”(一种塑料小球)、塑料子弹等,一旦发生误食意外,要及时就医。家长也要及时纠正孩子将硬币、玩具等物品放入口内的不良习惯,并把这类可能发生误吞危险的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