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掌握这10种技法,提升行书书写水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掌握这10种技法,提升行书书写水平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64744T0534OPAZ.html

行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灵动活泼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从对联到书法比赛,行书的应用无处不在。然而,要想写好行书并非易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行书的10种技法,帮助您提升书写水平。

第一、大小有变化,长短有区分

行书与楷书、隶书不同,其笔画之间常有连接,相近笔画有时一笔带过。因此,在章法上,我们需要整体把握字形的长短肥瘦变化。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提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这句话强调了字体变化的重要性,避免字体过于呆板。历史上著名的书法碑帖,其字体多有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大小不一,长短有区分。


《兰亭序》集字

第二、看似有平正,实写有欹侧

行书的笔画不像楷书那么平直,但看起来是平直的。例如,《兰亭序》里面的“所”字,其上面一横是切锋入笔,往上行笔,但看起来整体是平的。还有就是几个横画在一起,按理说应该平正,实际上是有欹侧的。比如《兰亭序》里面的“春”字。行书和楷书的书写,还有一点不一样,就是行书比较活跃,不像楷书那么死板,因此整个篇幅看起来更加灵动,同样是横画和竖画,书写的笔势,其角度也有所区别。不过,再怎么欹侧,整个字体的重心是平稳的,只是不同字体的欹侧角度大小不一样,比如米芾的字体要比赵子昂的字欹侧角度大。


赵子昂和米芾的字对比


《兰亭序》里面的“春”字

第三、看似实接,实则虚连

写行书,既要讲究速度,也要讲究笔画的连接,为了便于书写,行书把某些笔画做了简化或连接,所以,一些行书字体看似实接,实则虚连,比如三点水,最上面一点与下面已经实接的两点,实际上是虚连,有点像藕断丝连的感觉,如下图的“江”字。书写行书与楷书的区别,在下笔收笔方面还存在一种差异,就是笔画的牵丝连带,使得点画首尾呼应,把一些相邻的笔画连接起来简化书写,如下图的“殊”字。


行书三点水连写


连写笔画

第四、收放自如,舒展有度

我们综观《兰亭序》整个篇幅,不难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字体,其书写也有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通过笔画的收放和舒展来体现的,比如行书字体当中的竖弯钩的钩画,有些收笔反写成折笔,而有些捺画则大幅度舒展,如“林”字。为了体现行书笔画的这种收放自如,往往通过适当控制舒展度来达到控制结体的“圆润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到很多行书的横折笔画其轮廓大多是圆转的写法,而这种圆转笔画看起来更有“连筋续骨”的效果。


《兰亭序》里面的“林”字

第五、横看透风,竖看成列

这主要是讲行书的章法布局,其正文字体之间的安排应该做到“横看透风,竖看成列”,与草书横看不透风,竖看成列有一定区别,因为草书往往是几个字一起连写,而楷书则是布白均匀,我们安排行书的布白,相对楷书来说,其布白显得更丰富,行书布白变化不一,竖式篇幅主要体现在列的整齐划一,而不是行的对称。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楷书的那种章法布局来安排篇幅。


《兰亭序》局部

第六、同形异写,避免呆板

行书最忌讳的就是同样的字体在同一篇幅当中,写成一模一样,这样看起来显得呆板。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在处理这样的同形字体时,往往在书写笔画上稍作变化,就把字体写“活”了。在《兰亭序》里面,“之”字的变化最为多见,其次是“不”字。我们最为常见的是书写捺画,行书里面可以写成类似楷书那样的捺画,也可以写成类似长点那样的反捺,如下图的“吹”。还有一种书写笔画,就是竖钩画,有些字体必须写成竖钩画,如“永”字,有些则把竖钩画写成类似悬针竖那样的笔画,如“列”“刘”等字,如下图。


反捺字体“吹”字


行书“列”字

第七、避让有度,穿插合理

避让和穿插,主要是指字的结体,笔画之间为了达到某种平衡,互相避让或穿插,使字体看起来整个结构更加紧凑,比如,“和”字的“禾”字旁的捺画做缩短,避让给右边的“口”字;还有“林”字,左边的“木”字,捺画也是做避让,让出空间给右边的“木”字把撇画插入进来。类似这样的避让还有很多,“如”字,女字的横画要向左伸展,缩短右边的部分给“口”字安放,如下图。


赵子昂行书“如”字

第八、左右分高低,上下分宽窄

我们书写行书还要注意字形的结构特征,长短肥瘦。尤其是左右和上下结构的字体,为了避免字体呆板平直,要做到错落有致,左低右高还是左高右低,根据字体的结构来安排,比如,带有右耳旁和左耳旁的字体,书写的时候,有一定的规律,与楷书类似,如果是右耳旁的字体,则左低右高,反之则左高右低。如“部”、“陈”字。还有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字体,上面小还是下面大,也要根据字体形态来决定,比如“孟”字,上面的“子”要写小一些,而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宽大一些。又比如“聲”“冒”字,则上面写宽大一些,下面部分写小而长一些。


左低右高的字


左高右低的字


上宽下窄的字

第九、连笔带过,书写有范

连笔书写是行书的一大特点,但是它又不同于草书那样的连写。行书的连写更多是为了达到书写连贯性,把一些笔画做了顺延连起来写,比如示旁和禾字旁的字体,其撇点连成撇折钩来写,如下图的“视”字。还有一种情形,就是点画练成线条来写,比如三点水和四点水的书写。相近笔画的连写也很普遍,比如绞丝旁、单人旁、双人旁的书写,在行书当中,都是一笔写完,中间没有断开。而实际上,连笔书写的偏旁,其书写还是有一定的规范,不能随意乱写。


行书“视”字


三点水连起来写的行书字体“海”字

第十、点画可连接,折笔要圆润

行书的点画之间是可以连接的,而且是实连,比如带有“月”字的字体,里面的两小横是可以连接起来书写的。还有“舳”“舟”等字里面的两点也可以连写,如下图。行书还有一种书写笔法要掌握,就是折笔要圆润,如横折钩或竖弯钩,其折角的轮廓都用圆笔书写,而不是方笔书写,看起来就显得很圆润,给人一种牵丝带缕的感觉。


行书“舟”字


行书“舳”字

以上十点行书书写要领,就是我们在日常训练当中要注意的书写技巧,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对提高个人行书书写水平,有很大帮助,可以避免走弯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