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纹时代的日本: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缩影
绳纹时代的日本: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缩影
绳纹时代是日本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分期,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终于公元前300年。这一时期因独特的绳纹式陶器而得名,是日本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绳纹时代的背景与特征
绳纹时代始于约1.2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后的急剧温暖化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日本列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绳纹时代的人们制作绳纹式陶器,逐渐迈向定居生活,大部分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使用的工具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骨角器。晚期还出现了稻米种植。
绳纹文化的特色
绳纹文化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九州,乃至琉球群岛。这一时期的人们以村落形式聚居在河边或沿海地区,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晚期开始出现稻米种植。
住房采用竖穴式结构,屋内设有炉灶。绳纹式陶器的烧成温度较低,约600~800℃,多为黑褐色或茶褐色。有人认为绳纹是表示上升的双螺旋纹,是对东方日出的崇拜符号。
当时还流行陶质偶人,形象怪异,与宗教信仰有关。居民有青春期拔牙的习俗,推测是成为氏族正式成员的成年仪式。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随葬品较少。
绳纹时代的社会发展
绳纹时代约公元前10000-公元前300年,是日本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了日本人种和语言的原型,社会处于原始氏族制阶段。
在新石器时代最初的数千年,全球气候回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切断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联系。这一时期,当地水域生产丰富的鱼类和贝类,新的森林植被开始生长,为绳纹时代的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
绳纹时代的演变
早期的绳纹人大都居住在沿海地带,以狩猎和捕捞为生。他们主要捕食鱼类、贝壳和海洋哺乳类动物,被弃置的骨架和贝壳形成了贝冢,成为考古学家了解这一时期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料。当时的人也捕杀鹿和野猪,使用石刀和最早的陶器——绳纹陶器。
绳纹时代中期(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2000年),人类聚集地由沿海转向内陆。这时鱼类和贝类等食物来源随海平面下降而减少,人们更多依靠植物为食。用来碾磨的石器、带盖的储罐等表明当时植物耕作有长足发展。当内陆丘陵作物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时,绳纹时代中期告一段落。
绳纹时代晚期约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一些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岛屿上出现了以捕鱼为业的村落。
绳纹时代是日本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考古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