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放大电路中的交越失真现象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放大电路中的交越失真现象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1032533554130583559

在电子电路领域,功率放大电路是实现信号放大的关键组件。其中,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由于其高效率而被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一种特有的失真现象——交越失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

定义

交越失真是指在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由于输入信号在零点附近变化时,晶体管不能立即从截止状态过渡到放大状态(或从放大状态过渡到截止状态),导致输出波形在零点附近失真。

产生原因

晶体管存在开启电压(或截止电压),当输入信号电压绝对值小于该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参与放大。当输入信号从负向正向变化(或从正向负向变化)并穿越零点时,由于晶体管的开启和截止过程需要时间,导致输出信号在零点附近无法准确跟随输入信号变化,从而产生失真。

影响

交越失真会导致输出波形在零点附近出现平坦或凹陷,影响信号的保真度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交越失真可能导致音频信号在低音部分失真,影响听觉效果。

消除方法

  1. 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过调整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在输入信号为零时仍处于微导通状态,从而消除交越失真。
  2. 使用具有低开启电压的晶体管或采用其他电路技术来减小交越失真的影响。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读者对交越失真这一现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设计和应用功率放大电路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可以有效提升电路的性能和信号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