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降肝火!内庭穴、劳宫穴、膻中穴全解析,位置和按摩手法一次看懂
快速降肝火!内庭穴、劳宫穴、膻中穴全解析,位置和按摩手法一次看懂
肝火旺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情绪暴躁、头痛目赤、口干口苦、睡眠质量差等。针对肝火旺的症状,适时按摩内庭穴、劳宫穴、膻中穴三个穴位,能帮助调节肝火、缓解症状。
肝火旺该怎么做?肝火旺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情绪暴躁、头痛目赤、口干口苦、睡眠质量差等,多与肝经气血运行失调有关,调理的重点在于疏肝解郁、清热泻火。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身体自律神经与内分泌系统失调,与现代人常见的压力、睡眠不足密切相关。针对肝火旺症状,适时按摩内庭穴、劳宫穴、膻中穴三个穴位,能帮助调节肝火、缓解症状。
肝火烧不停?三大穴位按摩,快速有效降火气!
中医师分享从以下三穴位下手,除了帮助好眠、止痛外,固定按压就能帮助疏肝解郁、清热泻火。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内庭穴、劳宫穴、膻中穴。一起来看看如何操作吧!
1. 内庭穴
内庭穴在第二、第三脚趾之间,向后至脚背关节后缘凹陷处,按压时会感到微酸胀感。按摩效果以“清热泻火”见长,不仅作用于胃火,对肝火旺的调节也十分有效。
穴位位置:内庭穴在第二、第三脚趾之间,向后至脚背关节后缘凹陷处,按压时会感到微酸胀感。
内庭穴穴位功效:内庭穴以“清热泻火”见长,不仅作用于胃火,对肝火旺的调节也十分有效。
- 改善肝火旺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口干口苦等症
- 缓解压力:疏肝解郁,减轻情绪暴躁、烦躁不安
- 促进消化:帮助调理因肝火过旺引起的胃肠不适,如腹胀、消化不良
- 改善口腔问题:缓解口疮、牙龈肿痛,这些症状常与肝火旺密切相关
按摩方法:
- 拇指按压法:拇指指腹逐渐加重力度直到酸胀微痛,每次按压5秒,重复1~2分钟。
- 旋转揉按法:拇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轻揉30秒,再逆时针方向轻揉30秒,重复3次。
- 拍打刺激法:用手指轻轻敲击穴位2~3分钟,适合快节奏日常调理。
2. 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稍微握拳,中指尖触及的掌心部位,按压时会有酸胀或微麻感。按摩效果以“清心泻火”见长,对肝火旺的调节尤为突出。
穴位位置:劳宫穴在手稍微握拳,中指尖触及的掌心部位,按压时会有酸胀或微麻感。
劳宫穴穴位功效:以“清心泻火”见长,对肝火旺的调节尤为突出。
- 清心泻火:有效缓解肝火旺引起的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等症
- 舒缓情绪:疏肝解郁。改善情绪压力大、心神不宁
- 降火安神:改善因肝火过旺导致的头痛。面红耳赤及焦躁不安
- 促进心血循环:帮助排解心火过旺的问题,维持心脑健康
按摩方法:
- 指压法:对侧拇指指腹按压,酸胀或微微刺痛,按压5秒放松。
- 揉按法:拇指轻轻以顺时针揉动30秒,再逆时针揉动30秒,重复3次。
- 拍打刺激法:用另一手的掌心轻拍,每次拍打约1分钟,以微微发热为宜。
3. 膻中穴
膻中穴在用手指轻轻触摸胸部中央,在两乳头水平连线中间的凹陷处。按摩调理能有调气解郁、平肝降火、舒缓心肺功能、安神助眠的效果。
穴位位置:膻中穴在用手指轻轻触摸胸部中央,在两乳头水平连线中间的凹陷处。
膻中穴穴位功效:
- 调气解郁:疏肝理气。缓解肝火旺引起的胸闷、烦躁、情绪压抑
- 平肝降火:改善头晕目赤、烦躁易怒,特别适合压力过大的人
- 舒缓心肺功能:调节气血,缓解心悸、气喘,提升呼吸顺畅感
- 改善消化不适:帮助肝火旺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如腹胀、消化不良
- 安神助眠:缓解紧张情绪,帮助入睡。改善肝火旺导致的失眠
按摩方法:
- 指压法:中指或拇指指腹,力度适中按压,感觉微酸胀,每次5秒,重复10次。
- 揉按法:掌心覆盖穴道,顺时针轻揉2分钟,再逆时针轻揉2分钟。
- 拍打刺激法:手掌轻拍胸部中央约1~2分钟。
穴道按摩并不能取代专业医疗,透过以上方法进行调理,可以有效舒缓肝火旺。如果症状持续或有其他身体不适,必须就近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