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以上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吃奶,未必是真饿,还可能是这些原因
6个月以上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吃奶,未必是真饿,还可能是这些原因
很多新手妈妈在照顾宝宝时,常常会遇到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吃奶的困扰。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妈妈的休息,也让妈妈们感到十分无奈。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宝宝夜间频繁醒来吃奶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小孙是一位新手妈妈,她的宝宝已经快7个月大了。最近,小孙发现宝宝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每晚都会醒来好几次,还总是哼哼唧唧找奶吃。这让小孙感到非常困惑和疲惫。
事实上,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宝宝在刚出生时,由于胃容量小,需要频繁按需喂奶。随着宝宝的成长,不仅奶量会增加,喂奶的次数也会逐渐减少。通常情况下,宝宝晚上的睡眠时间会拉长,一般也不会因为饿肚子而频繁醒来。
然而,有些宝宝在6个月以上仍然会频繁夜间醒来找奶吃,这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原因1:宝宝身体不适
身体不适必然会影响睡眠质量。例如,宝宝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消化不好、积食、便秘或晚上吃多了等情况。此外,宝宝鼻子有鼻屎、鼻子发痒、鼻塞等也会影响呼吸和睡眠。
应对方法:
如果宝宝是消化不良、消化不好,这时腹部可能圆鼓鼓,可以给宝宝顺时针方向揉揉肚子,协助宝宝排气、排便,促进肠蠕动,但动作需轻柔。
原因2:睡眠环境不舒服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都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房间内灯光光源过强,周围环境过于吵闹也会影响宝宝睡眠。宝宝对睡眠环境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总是受睡眠环境影响睡眠变差,那么生长发育也会被影响。
应对方法:
天气渐渐变热,如果夜间气温比较高,还是建议开空调或者电风扇,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因闷热睡不踏实。使用空调的时候,建议将温度至26-28℃,空调不要直吹宝宝,湿度温度控制在50%-60%,如果今年第一次使用空调,建议清洗一下。除此之外,晚上房间的小夜灯尽可能选择温和的弱光, 家人都一定要趁早睡,大人熬夜也会影响和宝宝的睡眠。
原因3:宝宝情绪不稳
宝宝到了6个月以后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会因为妈妈的不在身边变得焦虑不安,这是会影响宝宝的睡眠的。除这一点,宝宝睡前或者白天情绪出现大波动也会影响睡眠,比如宝宝睡前玩了激烈的游戏情绪过于兴奋,或者宝宝白天受到了惊吓情绪波动大等等,都会导致宝宝睡觉不踏实。
应对方法:
为了避免宝宝睡前情绪不稳,不要陪宝宝玩太久或者玩太过兴奋的游戏。每天都可以按固定不动的睡眠步骤来入睡,洗完澡后,轻哼童谣或是讲睡前故事,让宝宝在宁静的情绪中睡过去。假如 白天宝宝受惊出现哭闹,可以将宝宝搂在怀里,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安抚宝宝,给与满满的安全感,宝宝才会比较容易入眠些。
原因4:宝宝长牙不适
6个月上下,宝宝就会逐渐出牙,乳牙萌出就容易出现牙根憋胀、发痒等症状,也可能会影响宝宝睡眠。
应对方法:
可以给宝宝备个安慰奶嘴、磨牙饼干或牙咬胶小玩具,小宝宝清醒时能够放进嘴里咬着玩,减轻不适感。也可以准备几片洁净的纱布,放在冰箱里里冰镇一会儿,然后用来按摩牙根,同样可以减轻不适感。
原因5:吃奶找安全感
有一小部分吃母乳宝宝比较恋奶,在6月龄这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宝宝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身体不适和烦躁焦虑,从而出现缺乏安全感,会变得更黏妈妈。一到了夜间,宝宝就想通过吃奶寻找安全感,如果没吃到奶,他们就会来回翻腾,甚至哭闹。
应对方法:
除了要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还需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宝宝睡觉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个可以增加安全感的小玩具。平时多陪陪宝宝,但一定要是高质量的陪伴。
当发现宝宝6个月以后夜间频繁醒来找奶吃,且睡眠质量不好的时候,可以考虑给宝宝断夜奶。大部分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到8~9个月时,通常已经适应辅食,晚上吃辅食也能感到饱腹,这个时候开始断夜奶完全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