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当天打雷好不好?农谚有答案,早了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当天打雷好不好?农谚有答案,早了解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EF24OS0512W93K.html

3月5日就是惊蛰了。惊蛰当天打雷好不好?有什么说法?农谚有答案,早了解。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智慧的古人就发明了24节气,这也是我国的一大伟大发明,古人就是依靠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其中惊蛰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在元代的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对惊蛰节气有详细的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不仅指出了惊蛰的时间,叫惊蛰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在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雷打惊蛰谷米贱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惊蛰节气当天如果打雷了,那当年的稻谷、大米等价格就会十分的便宜,换句话说,就是当年的风调雨顺,粮食都会迎来大丰收。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在惊蛰节气当天如果打雷了,这些雷声象征着春雨的到来,而春雨又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因此,雷声在惊蛰这一天响起,被视为一个好兆头,预示着农作物的丰收和好日子的到来。

“惊蛰未到雷先到,大雨似蛟龙”

古人还发现了,在不同的时间段打雷,是有不一样的预兆的,而这句话就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即如果惊蛰节气还没到,就已经开始打雷了,这就不是好兆头了,比如雷声在惊蛰之前就出现了,那么预示着将会有大雨如蛟龙般猛烈。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有益的,但过于猛烈的雨水也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对农作物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这句农谚提醒人们,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就要引起重视,最好是提前有所准备,以应对可能带来的挑战。

“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这同样是古人长期观察的经验之谈,这句老谚语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惊蛰还没到,雷声就已经响起,那么接下来的四十九天里,天空将会持续阴沉,难以见到阳光。

也就是说,惊蛰节气还没到,就出现打雷这种现象,那就是比较反常的,往往预兆着春雨来得早,并且后面的春雨比较多。

“惊蛰不响雷,旱到四月头”

这句话的意思就更简单直白了,说的是如果惊蛰这一天没有打雷的话,那么预示着接下来可能会遭遇旱灾,直到四月份才会结束。

在中国古代,旱灾是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春旱时常发生,而它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因此,也就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毕竟以前的条件不好,灌溉技术落后,所以对春雨特别重视,如果看到惊蛰没有打雷,没有下雨,就会担忧后面的雨水少。

综上所述,惊蛰节气前后的雷声,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象征。古人是期盼着在惊蛰前,或者是惊蛰当天打雷的,但是就怕惊蛰节气不打雷,其实更多的是担忧惊蛰当天不下雨,因为“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古人的经验告诉他们,惊蛰节气当天打雷又下雨,这才是好兆头,预兆着丰收,就和“若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这些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惊蛰节气一般是在二月份,而打雷往往会带来雨水。有了雨水的滋润,不仅农民能及时播种,而且雨水对播种的作物生长也是极其有利的。那么惊蛰到了,你家乡响雷了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