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穴位|1.阴陵泉——祛湿健脾第一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穴位|1.阴陵泉——祛湿健脾第一穴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8/22/170868_1128295445.shtml

近期连续的大雨天气,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湿气的困扰。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今天,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被誉为“祛湿健脾第一要穴”的阴陵泉穴,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个穴位。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体很容易受到湿邪的困扰,如有人觉得头晕困倦,身体沉重;有人觉得不想吃东西,大便粘马桶,冲也冲不下去;也有人舌体胖大,周边有一圈非常明显的齿痕牙印。如果您也有上述症状,那么很有必要看完今天的穴位分享。

阴陵泉穴的基本信息

阴陵泉穴有“祛湿健脾第一要穴”的美誉,在临床和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用在夏天暑湿季节的养生保健之中。

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合穴)

  •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 释义:地之高者曰陵,泉为水泉也。以其与阳陵泉相对而处,故曰阴陵泉。
  • 功效:健脾益肾,渗湿利水。
  •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腹泻、水肿黄疸;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阴痛或阴茎痛;膝痛等病症。

配穴方法

在临床上,常用的配穴有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增强其祛湿疗效。

  • 阴陵泉配三阴交,温中运脾,治腹寒;
  • 阴陵泉配足三里、上巨虚,治腹胀、腹泻;
  • 阴陵泉配足三里、章门、京门、厉兑,治腹胀满不得息;
  • 阴陵泉配中封、然谷、内庭、厉兑、隐白,治不嗜食。
  • 阴陵泉配水分、水道、中极、复溜,利尿消肿,治水肿;
  • 阴陵泉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清热利湿,治黄疸;
  • 阴陵泉配中极、膀胱俞、小肠俞、三阴交,治小便不利、癃闭;
  • 阴陵泉配承浆、委中、太冲、膀胱俞、大敦,治小便不禁。
  • 阴陵泉配关元、带脉、三阴交、气海,治白带。
  • 阴陵泉配膏肓穴、中脘、足三里、气海,治虚劳。
  • 阴陵泉配委阳、殷门、太白、行间,治腰痛不可俯仰。

取穴与按揉方法

简易取穴法:侧坐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按揉方法:按揉时,可屈膝,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阴陵泉穴,以轻微酸胀感为度,每日1-2次,每次3-5分钟。临床中,用艾灸灸阴陵泉效果更佳,每周三次,每次艾炷灸3-5壮,艾条灸约30分钟,以温热透散为宜。

古籍相关记载

  • 《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 《千金翼方》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 《外台》阴陵泉主女子疝瘕。
  • 《杂病穴法歌》心胸痞满阴陵泉;小便不通阴陵泉。
  • 《千金方》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 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
  • 《天星秘诀》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
  • 《灵枢·热病》中提到:“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
  • 《针灸甲乙经》阴陵泉主妇人阴中痛,少腹坚急痛。
  • 《针灸甲乙经》中也有记载:“腹中寒,胀满,腹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胁满,暴泄,髀枢痛,膝外廉痛,阳陵泉主之……阴陵泉主妇人疝瘕,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

使用建议

我们知道,湿邪为重浊之邪,其性缠绵,黏腻,所以如果您想通过阴陵泉穴来祛湿并非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一般本穴治疗时间建议坚持2周到一个月

当然,为了更好祛除湿邪,日常生活中增加一些体育运动,减少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淋雨涉水也必不可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