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的老街焕新:从古都记忆到现代潮流的华丽蜕变
隆福寺的老街焕新:从古都记忆到现代潮流的华丽蜕变
随着隆福寺二期开始试运营,这座承载着北京历史与文化的古街区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从明清时代的朝廷香火院到现代商业综合体,隆福寺见证了北京城的繁华与变迁。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隆福寺商业二期的城市更新之路,感受它从古都记忆到现代潮流的华丽蜕变。
隆福寺: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
一个名字,一段历史。从明清时代的朝廷香火院,到建国后的大型摊贩市场,再到八、九十年代的百货商厦,隆福寺一直是北京人市井生活的承载地,见证了北京城的繁华与变迁。
隆福寺不仅是老一辈北京人市井生活的承载地,也是当代年轻人新生活方式的文化复合场域与商业空间。身处城市核心区,隆福寺的存在感如此之强,这与它自有的生命力和包容的人文活力息息相关。
隆福寺东街北与轿子胡同、连丰胡同相连,在这里可以寻见老北京的胡同生活场景。道路一边保留四合院的传统风貌,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另一边则是隆福寺东院的建筑,以其自然古朴的质感,与周边胡同建筑和谐共存。
咖啡文化逐渐融入了胡同里,有的店铺设计保留了老北京的传统风貌,有的则充满了现代工业气息,在这里总能找到你中意的那一家。
建筑屋顶造保留传统中式坡屋顶基本型的同时在如同抽象雕塑般的钢结构之中加入原木装饰雄浑与温润对照碰撞出历史新生的力量,展现出老北京建筑的韵律美,同时也彰显出这座城市特有的生活态度与文化肌理。
城市更新:隆福寺的蜕变之路
隆福寺二期包含隆福寺东院、隆福寺南坊、Funfly环游天地影城,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有望于今年年内正式营业。
隆福寺商业二期的城市更新,是北京市“两区”重点园区的一部分,得到了多项开放政策的支持。它不仅提升了地区的文化金融、文化艺术消费产业链,更成为了城市更新的最佳实践。
隆福寺东院南侧建筑屋檐下,就是地铁东四站E口。东四站织补工程通过一体化设计,将地铁施工完成后的遗留地修复和更新,与周边街区“编织”起来,填补了功能短板,也再现了隆福寺地区的历史文化。
环形天井则是对原位于北京隆福寺正觉殿顶部天宫藻井的再度演绎。
“坊”是古代的城市社区单元,从汉代的闾里制到唐朝里坊制,到宋代之后的厢坊制,“坊”的定义在变,但秩序与活力的因子从未改变。如今的隆福寺的北里及南坊,即位于老北京旧时的“仁寿坊”区域。
作为传统赋新的中轴门户,隆福寺南坊凝聚旧时里坊记忆,以国际化视野与现代性思考,在经纬交织间,打造出连结历史与未来的美好生活新剧场。
从传统的书店、艺术展览到现代的文创产品,隆福寺商业二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体验空间。尽管入驻的店铺还不多,但也让逛街变成了一种享受。或许在某个转角,你会意外发现一家隐藏的精致小店。
“北京更读书社”碰巧正在举办2024TBC 咖啡挑战赛,现场聚集了众多咖啡师,场面十分火爆。
更读书社是一家融合了图书馆书店、咖啡茶饮、文创和文化沙龙的休闲空间,不同的场景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这里是二次元爱好者的天堂,各种图书、手办、文创种类非常丰富,还有许多可爱的艺术家原创设计。不仅能看书、买书,还能像在图书馆里一样借书、自习,饮品区提供各类咖啡和茶饮,点上一杯咖啡香气四溢,随手翻开书便可以度过一个安静的午后。
隆福寺商业:现代潮流的新地标
不仅有传统的文化韵味,更有着现代的潮流气息。作为城市文化的前沿体验场,隆福寺传承历史文脉,建筑理想生活,在文化复兴的优雅转身中,重新定义商业与生活新场景。
喜欢骑行的人有福啦,这里找到了骑行爱好者的宝藏店铺,不仅有骑行车、配件、骑行服骑行设备、洗车服务,还可以学习骑行知识。来自加拿大的骑行品牌7mesh,也选择在北京隆福寺开出中国首店。骑行友好餐厅椒小厨,也成为了城市中骑友们小聚的能量补给站。
一家可可爱爱的中式糕点小店,从外面看进店里都能被这股温馨气息感染。这家十分硬核的咖啡店,正如它“太空舱”的名字一般,仿佛一艘宇宙飞船降落在了隆福寺,以黑色的主基调与动感的背景音乐搭配,即科幻又ROCK。这家咖啡店也是面向跑步爱好者的友好门店,会定期举办各种快闪活动。
在隆福寺,随处可见的是兼具情怀和时尚的建筑,“从隆福寺的入驻品牌不难看出,这里既保留着本地文化情怀,也不断融入时尚新生活方式”。
隆福寺不断吸引不同背景的消费者,如Z世代、二次元爱好者、白领和社群KOL的目光,享受多样化的消费体验。这里已经成为了展示独特消费趋势、社交新热点、祈福体验和国际品质生活的场所。
从古都记忆到现代潮流,隆福寺见证了北京城的变迁与活力。它不仅保留了历史的温度,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相信伴随着新一批店铺的开业,隆福寺会为北京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