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辛夷坞》:一朵辛夷花里的生命哲思
王维《辛夷坞》:一朵辛夷花里的生命哲思
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笔下,辛夷花的开放与凋落,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辛夷坞
王维〔唐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枝条最顶端的辛夷花,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白相间,十分绚丽。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注释
辛夷坞(wù):辋川地名,因盛产辛夷花而得名,今陕西省蓝田县内。坞:周围高而中央低的谷地。
木末芙蓉:辛夷花的别称,因其形似芙蓉而得名。
赏析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诗中通过描绘辛夷花的开放与凋落,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前两句写辛夷花的盛开,以"木末芙蓉花"形容其美丽,以"山中发红萼"点明其生长环境;后两句写花的凋落,以"涧户寂无人"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以"纷纷开且落"暗示生命的无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前。当时朝政黑暗,社会矛盾尖锐。王维虽然身在朝中,但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充满矛盾。他先后在终南山下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简析
《辛夷坞》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短短四句,在描绘辛夷花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诗中由花开写到花落,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与伤感。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