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揭秘:手机赚钱App的套路大起底!
北京青年报揭秘:手机赚钱App的套路大起底!
“时薪500元,佣金日结,只需准备两部手机,手机不限机型”,这样看似轻松赚钱的兼职广告,你会心动吗?当两部手机对接在一起,一部接通诈骗分子,一部接通受骗对象,兼职者利用“手机口”业务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通信传输支持、协助骗取巨额财产。这种所谓“不用说话”的兼职是如何“知法犯法”的?“手机口”诈骗究竟如何成为电诈团伙的“帮凶”?
手机赚钱App的套路揭秘
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体验了多款声称能轻松赚钱的手机App,发现这些App看似诱人却暗藏玄机。记者发现,尽管广告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通过这些App赚取可观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不仅如此,一些App还存在自动下载不明软件等安全隐患。
主要套路
看广告、做任务才能提现:许多手机赚钱App都要求用户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广告观看或任务才能提现。这些任务往往包括下载其他App、观看视频、点击广告等,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必须拉新用户才能解锁更高额度:一些App设置了等级制度,只有通过邀请新用户才能解锁更高的提现额度。这种模式类似于传销,需要不断发展下线才能获得更高收益。
自动下载不明软件:有用户反映,安装某些手机赚钱App后,手机会自动下载安装其他不明软件,存在安全隐患。
用户群体与市场规模
手机赚钱App的用户群体主要包括学生、上班族等希望通过手机兼职赚取额外收入的人。这些App主要通过拉新推广、广告观看等方式赚钱。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消费者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的移动应用和游戏支出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15.7%。然而,这些增长是由苹果公司的App Store推动的,Google Play的支出有所下降。
背后的风险
可能涉及黑灰产业链:一些手机赚钱App可能涉及黑灰产业链,如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存在欺诈和侵犯隐私行为:部分App可能通过虚假宣传吸引用户,实际收益远低于宣传承诺。同时,这些App可能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如北京青年报报道的“手机口”诈骗案例所示,一些看似简单的兼职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电信诈骗的工具。
使用建议
谨慎选择平台:在选择手机赚钱App时,要仔细了解平台的背景和用户评价,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
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
理性对待收益:对过高收益的承诺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轻松赚钱”的宣传。
注意手机安全:安装App时要注意权限管理,防止自动下载不明软件。
结语
手机赚钱App虽然为用户提供了 earning 的机会,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和套路。用户在使用时要保持理性,谨慎选择,保护好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这类App的监管,打击非法行为,保护用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