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大顾臻教授、南工姜天玥/何冰芳教授 PNAS:研发安全长效抗血栓蛋白药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大顾臻教授、南工姜天玥/何冰芳教授 PNAS:研发安全长效抗血栓蛋白药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polymer.cn/sci/kjxw22944.html

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顾臻教授,联合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姜天玥教授/何冰芳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水蛭素融合蛋白用于长效抗血栓治疗,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验证了相关疗效。该项研究以"In situ formed depot of elastin-like polypeptide-hirudin fusion protein for long-acting antithrombotic therapy"为题,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抗凝药物作为核心预防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和复发。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能与凝血酶特异性结合以防止血栓形成。不同于肝素,水蛭素对血小板作用弱,不会引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然而,水蛭素存在体内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在临床使用中须频繁注射以实现长期抗凝效果,患者依从性差。

研究团队基于类弹性蛋白多肽具有低温可溶、高温凝聚的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整合重组水蛭素(hirudin variant, HV)、类弹性蛋白多肽(elastin-like peptide, ELP)和酶响应性模块,定制了一系列水蛭素-类弹性蛋白多肽融合蛋白,具有滞留时间可调控和精准释药的特点。融合蛋白在给药部位形成原位储库,经缓慢扩散进入血液循环。该融合蛋白在循环中无抗凝活性,当到达血栓形成部位,可“感受”体内凝血因子Xa浓度升高响应性释放水蛭素,精准调控释药量,发挥水蛭素的抗血栓作用同时大幅降低出血风险。该研究为血栓栓塞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原位储库型水蛭素融合蛋白用于安全长效抗血栓治疗的示意图

在融合蛋白的制备过程中,采用Ffu标签表达元件,实现目标蛋白在宿主菌株中的高效分泌表达。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模块序列与组合方式的融合蛋白。研究中发现排列次序对水蛭素的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利用水蛭素N端修饰其活性被屏蔽的特点,引入响应性四肽模序,构建具有前药特性的融合蛋白ELP-Fr-HV,可特异性响应凝血因子Xa,恢复抗凝活性。同时,通过调整类弹性蛋白多肽的重复单元数量,可以精准控制其相变温度和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体内滞留和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ELP120-Fr-HV达到了长效平台期。在多种血栓栓塞动物模型中,皮下注射一针ELP120-Fr-HV,可在三天内高效抑制血栓形成,并显著降低水蛭素的出血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434912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