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师记录医案两则:张一士老中医“外敷法”治小儿疝气、“鸡鸣散”治脚气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师记录医案两则:张一士老中医“外敷法”治小儿疝气、“鸡鸣散”治脚气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8/06/69339072_1146270413.shtml

中医书友会第414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案一以外治法治疗小儿疝气,其中用麝香外用辛通为张氏首创。案二张师尊古人经验,嘱病人在五更时顿服鸡鸣散而一剂起沉疴,对于现代中药煎煮和服用逐渐批量化、模式化的趋势,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约1277字,预计阅读4分钟—

张一士验案两则

作者/杜晓阳

介绍:张一士(1903-1967)男,汉族,字超伦,江苏宿迁人。生前是西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自幼接受庭训,抗日战争期间流亡西安行医。解放后历任西安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对方剂学的研究造诣较深,擅长治疗热病、急症。创用麝香外贴治疗小儿疝气。

张一士,字超伦,生前是西安市中医学会理事、西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老师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学术思想新颖,造诣较深。在中医方剂学上有较深的研究,对经方、时方、千金、准绳诸方,善于化裁,运用自如,擅长治疗杂证。对党的中西医结合方针赞同备至,常与西医共同研究治疗疑难病证。

余有幸随张老师学习多年,每忆起恩师教诲,难以忘怀。兹将张一士老中医部分学术经验作如下介绍,以表怀念。

一、小儿疝气

高某,男,2个月。于1963年4月3日来院就诊,经西医外科诊断为右侧疝气。其家长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故来中医科求治。查右侧睾丸胀大稍硬、下垂,

诊断为:小儿疝气。

治用普通膏药一张温开后,将麝香0.05克摊放在膏药面上,趁热贴于患侧腹股沟动脉处,将四周压紧固定。并拟荔枝核28克,分四天服用。

1965年10月29日其外婆来医院说:“只贴一次就病好了,至今未犯,发育良好”。

按语

用此法治疗小儿疝气病7例,年龄在2个月~13岁,平均贴药麝香膏1~5次,年龄愈小贴的次数愈少。张老师认为,小儿正在生长发育时期,生理病理上有着本身的特点:气血未定、腠理疏松、肌肉娇嫩。

腹股沟动脉处为足厥阴肝经所循之处,故取其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本草纲目》)之功外贴患侧。同时内服行气止痛荔枝核,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起到殊途同归之妙。

关于疝气病,祖国医学治疗经验丰富,其外治之法仅见载《儒门事亲》和《医学实在易》。而用麝香外治,可为张氏首创。

二、脚气病

王某,男,成人。1962年4月18日就诊。两足趾溃烂、流水,自觉周身不快,关节疼痛,头晕,行步困难已三个月余,经多方医治效差。曾患痰饮病,嗜茶成癖。舌苔黄腻,脉象缓濡。

诊断:湿脚气。

**方用鸡鸣散:**槟榔30克,橘红9克,吴茱萸9克,苏叶9克,桔梗9克,生姜带皮15克。外用冬瓜皮60克煎水洗脚。

4月23日复诊服一剂未泻。仍拟原方加槟榔量至60克,服药时间按五更时顿服。

5月7日询访:王某声称五更服药后,到天明泻下大量极臭的青黄水,即觉足部轻松出水减少,现已基本痊愈。

按语

《外台秘要》谓:“脚气者,壅疾也”。

治宜宣通,故《证治准绳》立鸡鸣散治脚气病。古人主张鸡鸣时服药,取其药力直趋下行,速建其功之意,故方名鸡鸣散。

张老师尊古人经验,嘱病人在五更时顿服其药,一剂即除沉疴。说明古代医家在治疗疾病中是重视按时间规律用药的一个范例。

祖国医学一直重视强调,治疗疾病中的时间因素。认为“从子至寅上”即晚上11时至次日5时之间,阳生于子时并逐渐旺盛,鸡鸣一般指寅时前后。脚气病主要因湿浊下注,壅塞不通,即阴寒盛也,故鸡鸣时用药,正是人体机能变化(阴阳能量交换)促进药物效应之时,因此能取卓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