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买的是新米还是陈米?一张白纸辨出来!
你家买的是新米还是陈米?一张白纸辨出来!
秋季是大米丰收的季节,也是购买新米的好时机。但是,如何辨别新米和陈米,以及如何正确储存大米,是许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实用的鉴别方法和储存技巧,帮助您选购到优质的大米,保障食品安全。
陈米的危害
大米放时间长了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可致癌甚至致死。另外大米储藏时间过久,即使不发生霉变,品质仍会降低。这主要是胶体老化、酶的活性衰退以及分解作用所致。
一些不法分子把陈米反复研磨,掺进地沟油或工业原料白蜡油后,使其色泽透明,将这种加工后的米当成新米卖。这种米危害很大,食用后会引起人体全身乏力、恶心、头晕、头疼等症状。
如何鉴别陈米和新米
教你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一张餐巾纸就搞定!
具体方法如下:
- 用纸巾将大米包起来,放在手掌里然后握紧拳头,使劲挤捏一分钟。
- 展开纸巾,纸巾上会留下无数的大米凹痕印。如果用肉眼就能看出,在一些印痕上有淡淡黄色或无色的油渍时,说明该大米是被地沟油等浸泡加工过的劣质陈旧米。
- 如果肉眼看不出,可以把纸巾放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如果当紫外线灯照在米上,有异常反光的绿色跟淡蓝色的米粒,没错,这就是陈米。
不过专家也指出,用这种方法来鉴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餐巾纸鉴别出来的,一般都是一些制假手段比较低的大米。陈米一般通过抛光打蜡等方式来获得剔透的效果,如果打蜡非常均匀,餐巾纸很难分辨出来。
挑选大米时,米粒的晶莹透亮和均匀程度很重要,但是一味“以貌取米”也不可取。因为大米从收获的稻谷到销售食用的“精白米”有一个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米粒会被抛光除去糙米表面的糠层,以保持好的口感和观感,也便于保存。但是,少数米粒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损伤,造成所谓的“白垩粒”。所以用餐巾纸分辨大米优劣,只能作为参考。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鉴别新米和陈米!
看破损
选择大米时,可以先拿几十粒放于掌心中,观看大米是否有大半的破损,如果破损比较多,表明是陈米,不建议购买。这大多数是二次打磨造成的。看米粒颜色
新粳米色泽呈透明玉色,未熟米粒可见青色(俗称青腰)。新米的“米眼睛”(胚芽部)颜色呈乳白色或谈黄色,陈米则颜色较深或呈咖啡色,米粒表面有灰粉或白沟纹,灰粉或白沟纹越多越陈久。看是否有白粉附在手上
将手插进米中,抽出后观察手面,如果有少量白粉附在手面且轻轻吹就吹掉了,证明是新米。如果白粉吹不掉,搓之还有油泥,表明是陈米。看硬度
一般情况下,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季稻米比早季稻米硬。挑选时可用牙齿咬一下,感觉米粒的硬度,硬度大的米质量较好。此外,熟的新米含水量较高,吃口较松,齿间留香。熟的陈米含水量较低,吃口较硬。闻气味
取少量米粒,用手搓热,然后闻气味。新米有股清淡自然的香味,很好闻,不刺鼻。陈米清香味很少,存放一年以上的陈米,只有米糠味,没有清香味。
如何存放大米
当年收获的新粮最有营养,若贮存不当,很快会失去品质,不仅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可能生霉变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所以,买到家里的大米也要用正确的方法储存,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大米的营养。
根据季节,适量存放
一年之中,根据不同的季节,可适时调整家中大米的存量。一般情况下,夏季天气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大米极易受潮发霉,储存难度较大,理应少存,最好随买随吃。而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气候干燥,大米不易受环境影响其食用品质,可以适量多存。适时通风,防潮隔热
无论是超市、菜场还是家庭,在夏天对大米的保存都应该注意防潮、隔热,尽可能存放在阴凉、干燥、易通风的地方。自然缺氧,科学防虫
在高温高湿季节,防止大米生虫的历史经验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在米袋里混合放入几头干大蒜;或取花椒或茴香,包成若干纱布包,放入米袋然后密封。
据专家介绍,虫卵在低氧或缺氧的情况下很难发育成幼虫,因此家庭储米可用塑料薄膜缺氧密封,采用这种自然脱氧的方法保存大米,既能达到防虫效果,又不会影响大米的食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