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能迅速恢复元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能迅速恢复元气?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sa/823448390_121157427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多万精兵,几乎耗尽全国的兵力和精壮劳动力。然而,在这场惨烈的战役后,赵国不仅多次击败秦军,还成功抵御了匈奴的侵扰。赵国为何能如此快速地恢复元气?

公元前260年,在经过长期的对峙和鏖战,秦国成为长平之战的胜利者。由于主帅赵括被射杀,群龙无首的赵军士兵只能向秦将白起投降。担心“赵国士兵反复无常”的白起,下令将这些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虽然白起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赵国的兵力损失在40万以上。

根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七国总人口大约二千万左右进行推算,占地2000余里的赵国,人口在350万左右,军事动员能力在50万以上,也就是所谓的“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所以,长平一战,赵国几乎是损失全国的兵力,以及绝大多数的精壮劳动力。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赵国最为虚弱的时候,不仅多次击败秦军,歼灭其兵力达30余万。同时,当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想要趁火打劫。派10万骑兵南下掠夺,也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赵国为何能如此快速地恢复呢?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首先,要归功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次改革,不仅改变了赵国的军事结构,还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同时也让历来便有任侠尚武之风的赵国民众,更加强化了这种习气。要知道,原本作为士大夫才享有的"射、御"等军事技巧,终于开始向平民普及。所以,赵国上下的男子,都是拿起武器就能作战的后备兵员,甚至那些身强力壮的妇女,也能为赵军的征战进行后勤保障。所以,赵国在长平损失40余万大军之后,可以很快地集结一支大军。

兵源扩大的双重保障

其次,是因为赵国的兵源扩大了,而赵国的兵源扩大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经过赵武灵王的改革,赵国的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加,打破了春秋时代从"士"阶层选兵的局限,成为组建军队的基石。其次,就是赵国经过改革之后,征服了诸多少数民族,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疆域,同时也增加了征兵的范围,而且这些游牧民族的男性都能拿起弓箭上马就能作战。正是因为有这两大兵源保障,赵国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李牧与"代地兵团"

最后,就是李牧和"代地兵团"。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长期驻守在代地雁门郡。这里与北方游牧民族接壤,所以民风彪悍,很多人善于骑射。李牧利用这个优势,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机动兵团。据记载,李牧的兵团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这支经过长期训练的大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长期与游牧民族交锋,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再加上智勇双全的李牧,在战国时代几乎很难有人与之抗衡。

得益于短时间内可以组建一支新的军队,再加上从北方南下的李牧兵团,所以赵国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在邯郸保卫战中,不仅与秦国鏖战两年又四个月。而且在邯郸解围后的第二年,赵军还信心满满地主动出击,击败了信梁统帅的秦军。更让人吃惊的是,燕国为了趁火打劫,出动两千辆战车进攻赵国,60万大军攻击赵国。结果是却铩羽而归,其南线主帅相国栗腹被杀,北线副帅卿秦和列侯乐闲被俘。

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后,赵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由于民间尚武之风浓郁,很快就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新军,才能在此后的作战中多次击败强大的秦国和匈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