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主宰华尔街,美股全线跳水背后发生了什么?
避险情绪主宰华尔街,美股全线跳水背后发生了什么?
2024年7月24日,受谷歌和特斯拉财报不佳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标普500指数跌2.3%,纳指跌超3.6%,均创2022年底以来最大跌幅。科技股遭遇重创,"科技股七巨头"市值蒸发7680亿美元,特斯拉更是创下2020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疲软信号频闪,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防御性行业逆势上涨。
科技股重挫 防御性行业反弹
特斯拉和谷歌相继公布的财报显示,特斯拉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骤降33%,单车毛利率下滑至13.9%,远低于市场预期;谷歌虽然营收和利润超预期,但预计将继续提高资本开支,引发市场对其下半年营收增长放缓的担忧。此外,有消息称OpenAI今年可能面临高达5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也让投资者更加无法确定在AI上的巨额投入何时能产生回报。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高估值的科技股大幅回调,费城半导体指数跌5.41%,纳指收跌3.6%。但与此同时,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医疗保健和能源等防御性行业均上涨:能源板块则涨超0.2%,保健板块涨超0.8%,公用事业板块涨超1.1%。
德意志银行全球经济和主题研究主管Jim Reid称,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美股市场也经历了类似的波动。在2000年3月科技泡沫破裂前消费必需品、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等防御性行业大幅下跌,科技股则吸引了大量资金。而当泡沫破裂时,避险情绪促使资金迅速回流,防御性板块在2000年底较3月泡沫破裂时上涨了35-45%。
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对新华财经分析称,从股市的集中度来看,美股七巨头目前占整个标普500指数的权重是30.2%,与过去几次全球比较著名的泡沫破裂前的水平相比,集中度位于高位。
黄森玮称,但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现在美股科技七巨头,其中至少约4-5家盈利前景好,并未达到泡沫破裂前的情况:美股七巨头未来24个月的预期市盈率为25倍。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之前,主导性企业的市盈率拉高到了52倍;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之前,主导性企业是达到67倍。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现在美国的科技公司估值并没有太高,这与过去几次泡沫破灭之前的状况不同。
从技术面看,根据高盛集团交易部门的模型,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均已触发大宗商品交易顾问(CTA)的卖出信号,如果未来一个月股市继续下跌,趋势交易员可能会从美股中流出671亿美元。
美国经济疲软信号频闪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对新华财经分析称,当前美国股市估值高企,意味着市场已消化大量乐观情绪。但美国经济仍有可能发生“硬着陆”的风险。
近期,美国经济持续走软的警示信号相继出现:美国7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意外萎缩创七个月新低,美国6月新屋销售连降两个月至年化总数去年11月以来最低,美国消费降温的趋势仍在延续,美国6月零售销售环比零增长,美国6月失业率攀升至4.1%。
花旗最新研究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可能触发经济学家们的警告衰退,接下来的几周将决定最近的美国经济疲软是否仅是季节性的,还是更广泛经济放缓的开始。
周四即将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报告和周五公布的6月份PCE物价指数将为美联储的利率路径和美国经济未来走势提供更多线索。
下一步美股会怎么走?
Kristina Hooper认为,在“硬着陆”的情景下,看好现金、防御股(如消费必需品、健康护理、公用事业)、长存续期主权债券及货币(瑞士法郎及日元)等资产。
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预计,今年下半年美股市场可能会出现风格的切换和行业的轮动。就企业运营本身而言,从“美股七巨头”和剔除了七巨头后的标普500盈利同比增速来看,2022年美股小型熊市,科技板块下跌14%,而扣除美股七雄后的标普500上涨9.8%,这是因为美股七雄的盈利增长在2022年表现的比其他公司差。科技股在2023年一枝独秀,上涨35.3%,扣除美股七雄后的标普500下跌2.5%,因为科技股的盈利是表现好,而其他公司在去年反而盈利衰退。今年上半年美股仍由科技股主导也是因为其盈利增速快,而其他的493家公司盈利增长是相对比较低的。
黄森玮认为,到了今年下半年,美股科技股与其他股票之间的盈利增速差距可能开始缩小。如果下半年美联储降息是市场主基调,小盘股的压力就会开始释放,那也是为什么最近看到美国的小盘股表现比较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