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服用药物也得“防晒”!
什么?服用药物也得“防晒”!
夏季高温季节,"防晒"不只是精致生活的配置,服用某些药物后也要注意"防晒"哦。这所谓的"防晒"主要与某些药物的光敏反应有关。
药物光敏反应是病人在服用或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主要为紫外线)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前者主要发生在曝光部位皮肤,可表现为红斑,有灼痛感,类似过度晒伤表现,一般停药或避光后,反应消退较快;后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皮肤,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或渗出等,类似湿疹样表现。通常大多数患者光敏反应表现为前者,即光毒性反应。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那些“羞于见光”的药物吧:
抗菌药物
(1)喹诺酮类:即“沙星”类药物,我们常用的此类药物引起光毒性反应的作用强弱顺序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2)四环素类:即“环素”类药物,常用的此类药物引起光毒性反应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3)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恶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
(4)其他:抗真菌药,如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天然抗菌药:小檗碱等等。
心血管系统药物
(1)降压药: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卡托普利、氯沙坦、缬沙坦等;
(2)抗心律失常药:普萘洛尔、胺碘酮等;
(3)利尿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4)降脂药:非诺贝特、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抗肿瘤药物
如柔红霉素、甲氨蝶呤、索拉非尼、伊马替尼、多西他赛等。
其他类
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吡罗昔康等;降糖药,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抑酸药,雷尼替丁、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西汀等。
外用药
如维A酸乳膏、外用维甲酸(他扎罗汀)、钙泊三醇等。
中药
如雷公藤多甙、补骨脂、连翘、枸杞、人参、桔梗、白芷等。
抗过敏药物
某些抗过敏的药物,如西替利嗪、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也可引起光敏反应。
如此多的药物可以引起光敏反应,应如何记忆?怎样避免呢?
对于患者,记住如此繁多的药物太难了!
药师建议:患者服药前,可认真阅读说明书,如说明书中出现“光敏性、光毒性、避免日晒(光照)、色素沉着”等字眼时,应警惕光敏反应发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可采取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尽量防晒,使用遮光衣物或防晒霜;病情允许时,降低用药剂量或缩短用药时间,每天一次服用的药物可选择夜间服用等措施,来减少光敏反应的发生;疑似出现光敏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爱心小贴士
果蔬界也有光敏反应,这种蔬菜通常被称为“感光蔬菜”,如芹菜、莴苣、油菜、菠菜、香菜、韭菜等绿叶菜,以及胡萝卜、无花果、苹果、草莓、柠檬等蔬果,在食用这些食物后,也要记得躲太阳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