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解读《道德经》第一章:道、名、有、无的哲学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曾仕强解读《道德经》第一章:道、名、有、无的哲学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adaojiayuan.com/dahuadaodejing/5393.html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语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著名学者曾仕强教授对《道德经》第一章进行了深入解读,从道、名、有、无等核心概念出发,结合《易经》的阴阳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在探讨《道德经》之前,曾仕强教授指出,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初衷是为了破除人们对"象"的执迷。伏羲氏通过"一画开天"创立了符号体系,但这也导致后人过分执着于"象",老子担心人们会陷入同样的困境,因此提出了"道"的概念。他强调"道可道非常道",意在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道"本身。
老子的"道"涵盖了宇宙万象和人生造化的恒常道理。与《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相对应,《道德经》第一章提出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观点。这里的"无"和"有"虽然与阴阳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等同。"无"代表万物的本源,"有"则是使万物得以化生的动力。曾仕强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始"和"母"分别代表本源和动力,两者虽有区别,但都源于"道"。
在如何理解"道"的问题上,老子提出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方法。这里的"观"不是简单的视觉观察,而是通过精神体验来领悟。曾仕强教授强调,"观"需要透过精神来体验,比用肉眼观察更为深刻。
在解释"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时,曾仕强教授指出,"有"和"无"虽然名称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他反对将事物绝对对立的观点,认为"相对待"比"对立"更能促进良性互动。"玄之又玄"则体现了老子对"玄"的否定态度,避免人们将"玄"固化为一种神秘主义。
最后,曾仕强教授总结道,"众妙之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天门",它既似有又似无,正是"道"的体现。通过内观可以领悟道体之妙,外观则能洞察道用之妙。
本文原文来自大道理家园。
热门推荐
桑葚是上火还是降火
在城市里骑车适合公路车还是山地车?
开封被“骑袭”,文旅却笑了
平把公路和山地车比较哪个实用,你知道么
降火吃什么食物?六种降火食物推荐
21部动画票房抵不过一部《长安三万里》,怎么办?
家庭聚餐必学:糖醋鱼完美制作技巧
草鱼版糖醋鱼,酸甜美味一学就会!
冬季进补首选:糖醋鲤鱼的健康秘密
京城必打卡:杏花堂的乔府醋鱼
连杆机构:类型、原理与应用
南京博物院、中山陵、夫子庙:城东精华一日游完全攻略
四川科研团队创新肉类嫩化技术,助推传统美食产业升级
《上新了·故宫》揭秘朱棣迁都:从战略决策到建筑奇迹
朱棣迁都北京:一个改变明朝命运的决定
银行卡号泄露?这些防骗技巧你必须知道!
广州交警&公安:银行卡遗失处理 vs 驾照补办大比拼!
非手术的无创减脂方法——冷冻减脂术(一)
如何理解黄金价值的波动因素?这种波动如何进行分析和了解?
专访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四大因素影响金价走势
山地车与公路车的区别
歙县政协:那是一条神奇的“徽州天路”
冬季富士山摄影指南:必打卡的绝美景点
富士山无雪之谜:全球变暖下的警示
富士山吉田路线新收费政策:3000日元登顶引发争议
菩提手串怎么保养?
东京塔到清水寺:穿越时空的日本文化之旅
破55亿,《哪吒2》将创全球单市场纪录,好莱坞酸了:就中国人看
如何选择适合肤质的散粉?这份攻略请收好!
热玛吉安全性高吗?抗衰紧致的还能放心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