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父亲的村庄:一位老兵最后的归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父亲的村庄:一位老兵最后的归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xzjw.org/index/zuojia/show/id/17571.html

在生命的尽头,父亲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村庄。坟头的草木葱郁,仿佛在诉说着后世子孙的兴旺。每年清明,家人为父亲修整坟墓,然后任由季节与风自由地生长。

父亲躺在村东的墓地里,坟头草木茂盛如夏天的苇丛,躺在他旁边的那些爷婆叔婶,坟头的草木一样的葱郁。据说坟头草木越茂盛,后世子孙就越是兴旺。每到清明,我们都要对父亲坟头进行修整,然后就交给了季节与风,在草木的季节,眼中可见的疯狂地生长。

漂泊在外的父亲,在生命的尽头,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家中。尽管这一生他离村庄已经很远了,但是再远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倔强的老腿慢慢地踏上归途,执着地走向着养育他的村庄,直到把自己搁进村庄的土地里。我相信,只有躺在那里,他才会心安理得,生命里那些惶恐焦虑与不安的日子,都被抛进了俗尘凡世。  

他自由地在田间渠边行走,踩着松软的田埂,用风的手抚摸麦子,抚摸花花草草。坐在月光下的土畔上,风里的麦香扑鼻而来,吹拂在他的脸上,吹起他的衣衫,有了村庄无私的守护,长眠于此,永远地躺下,与村庄再不分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村庄从不会抛弃任何人,没有村庄的人是可悲的,没有村庄的人是孤独的,没有村庄就没有记忆,村庄停泊在灵魂深处。

劳累的农夫鼾声四起,月光照在草丛,寂静的夜凸显着,无名昆虫的鸣唱,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算黄算割的催收声自远方传来,这是父亲喜欢的声音。夜风摇着低头的麦子,麦子轻轻地呻吟着,与土地作着最后的告别。田野里充满麦子新熟的味道,这是父亲最爱的味道,沁人心脾,躺在麦田的父亲沉醉了。

土地对于父亲熟悉又陌生,十九岁,父亲离家从军,从此他就与村庄若即若离。回村时的喜悦里夹杂着离村的感伤,作为一个离开土地的人,父亲并不那么了解麦子的习性,对耕种节气变化也不是那么熟稔,但并不妨碍他对土地的一腔热情,收种时节他都要回归土地,乡村之子,不管在哪儿,都难以与土地分离。

收获季节的父亲是笨拙的,他手足无措,面对土地却无从下手。麦子啥时候搭镰?苞谷啥时候掰?他总是那么迟钝,踟蹰在田间,无法与庄稼进行深度交流,没有与庄稼的朝夕相处,哪能知道庄稼成熟的细节?但父亲对庄稼是虔诚的,他愿意像一位勤勉的农夫那样,对待每一颗庄稼。 

父亲的腰杆挺直,就像麦子一样,越是挺直,根就扎得越深,挺直的腰杆才能长出结实的麦穗,直到熟得弯下腰去。父亲就像苞谷一样,只有挺直,才能接受更多的阳光,只有挺拔,棒子才能饱满粗大。

走出村庄的父亲,背部越发的挺拔。他从麦子变成了一棵树,这棵树长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山丹军马场。霍去病的马群万马奔腾,父亲心潮澎湃,心随马群,左奔右突,踩得大马营草原烟尘四起。

这棵树长在西藏亚东中锡边境的乃堆拉山口,根扎进雪里,眼睛与印度士兵四目相对,坚定的目光里没有退缩。印度洋的水汽凝结成了恶毒的风雪,企图将父亲掩埋在西南第一哨卡,战士硬是在雪窝子里撑开了片瓦蓝的天空。风雪可以冻伤战士的双腿,却无法打垮战士的精神,雪域高原是飒爽英姿的父亲身后最美的背景。

老去的父亲,在焦虑与不安中挣扎,挺直的脊背虽未见佝偻,高原带来的损伤却让他步履蹒跚。小脑萎缩,那是在唐古拉山兵站一次致命高原反应留下的后遗症。从那以后,不稳定的步态与不稳定的人心,让走起来左摇右晃父亲的身影,成了让人心疼的剪影。

一切都随风而去,无声的父亲静静地守在村庄,痛彻心扉的别离变成了永久的失去。

在父亲的坟前,没有感伤,回归土地的父亲又变成了一粒麦子,躺在麦田里的父亲是幸福的,躺在麦田里的父亲是坦然的。春花夏雨秋月冬风,在他的坟前年复一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