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从文学到医学的探索
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从文学到医学的探索
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AIW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经历身体大小、形状或空间位置的扭曲感知。这种症状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Todd命名,灵感来源于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本文将通过一个临床病例,结合历史背景和最新研究数据,为您全面解析这一神秘的医学现象。
病例分析
一位64岁的女性因头痛就诊,她描述自己的右手看起来异常巨大(macrosomatognosia),左手则显得很小(microsomatognosia)。她还注意到家中的物品也发生了扭曲,有的看起来很小(micropsia),有的又显得很大(macropsia)。这些症状持续了大约8小时。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左同向偏盲和左侧感觉忽视(在双眼同时熄灭测试中表现明显)。
鉴别诊断包括缺血性/出血性卒中、肿瘤、癫痫和偏头痛。脑部MRI显示右侧顶枕叶卒中(见下图)。由于就诊时未进行脑电图检查,急性症状性局灶性癫痫发作(与卒中同时发生)也被认为是可能的病因。
右侧顶叶(A)/枕叶(D)轴位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高信号,相关表观弥散系数(ADC)显示低信号(B)/(E),T2-FLAIR显示相应变化(C)/(F)。患者有4天的头痛史,几个小时的AIWS症状,DWI高信号/ADC低信号与急性(0-7天)中风一致,提示可能为栓塞病因。
历史背景
1955年,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Todd首次将这种症状命名为"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AIWS)。他描述这是一种自我体验的阵发性身体形象幻觉,包括患者自身身体的大小、质量或形状或空间位置的扭曲,通常伴有人格解体和意识丧失。
这个名称来源于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该小说中主人公爱丽丝经历了多次身体大小和形状的戏剧性变化。卡罗尔本人可能基于自己的偏头痛经历创作了这些情节。
系统性综述
研究团队对1955年以来PubMed收录的AIWS病例报告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共纳入81例病例。根据知觉障碍类型,将病例分为三类:
- A型:躯体感觉障碍,7例(9%)
- B型:视觉障碍,61例(75%)
- C型:两者兼有,13例(16%)
EB病毒(EBV)是最常见的病因(539例,48%),其次是偏头痛(559例,11%)。其他病因包括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脑病、重度抑郁症、癫痫发作、药物副作用和右侧内侧颞叶中风。
不同类型的知觉障碍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
- A型(躯体感觉障碍):中位年龄24岁
- B型(视觉障碍):中位年龄7.5岁(主要为EBV感染)
- C型(混合性障碍):中位年龄20岁
在有记录性别的564例病例中,男性占47%,不同类型间无显著差异。关于持续时间,仅有17例报告,其中9例持续时间少于5分钟,7例持续5至30分钟,1例持续2天不间断。
讨论
研究发现,AIWS的临床特征取决于所涉及的感知障碍类型:
- 视觉扭曲是最常见的症状类型,尤其在年轻患者中与EB病毒感染相关
- 孤立的躯体知觉障碍较少见,且无明显年龄优势
- 混合性知觉障碍多见于老年偏头痛患者
大多数病例主要表现为视觉扭曲,不符合Todd最初定义的自我感知扭曲。因此,将"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这一术语用于孤立性视错觉是有问题的,建议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