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政府、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获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政府、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一文获得第十八届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该研究将中国经济增长问题嵌入中国传统的商业信任形成机制中,更加贴近中国的制度和文化背景,论文的基本分析框架可以很好地分析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转型的特征和增长动力。
研究背景与主要发现
正式和非正式规则是维持经济社会信任和商业合作的两种重要制度安排,但这两种规则往往内生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战略。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降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借贷的规模,使得非正式规则不断逼近其信任半径的边界,非正式规则逐步让位于正式规则。
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非正式规则对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这种贡献与一国硬件基础设施存量、法制的效率、信息不完备的程度成反比。本文还发现一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早期的基础设施投资时,会内生地优先投资于硬件基础设施而不是软件基础设施,直至经济发展的后期,当市场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制约了非正式规则的扩张,软件基础设施投资才是一国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跨国的微观和宏观数据在经验层面证实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本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具体创新:一是理论模型方面,本文加入政府对两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内生正式制度的交易成本和私序的交易半径,能更好地研究政府和一国契约执行结构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背后的机制来源。此外,理论模型还放松了生产者同质、完全信息和外生政府假设,并对正式制度执行成本与生产者违约被识别出来的概率进行区分,使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二是实证方面,本文选取跨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同一套指标体系下对核心假说进行验证,尝试寻找合适的地理和历史变量作为两种规则的工具变量,可以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参考。另外,本文丰富的计量方法使结论更加可靠,也为之后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李俊青,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南开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制度、金融与经济增长。
李俊青教授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天津“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China Economic Review》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撰写专著和参与撰写著作4部,同时翻译两本国外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