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银票的发展历程与防伪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银票的发展历程与防伪技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4/604937.html

在我国古代,银票作为票号发行的钞票,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最早的银票出现在北宋年间的四川地区,当时四川流通的是铁币,由于铁币体重值小,不利于大宗商品交易,一些商人便自发设立了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银票随之诞生。但此时的银票并非货币,更像是现代的“取款单”,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直到大宋景德年间,益州知州张泳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银票的发行才获得政府认可。此后,元朝和明朝都发行了各自的银票,清朝初期虽未印制银票,但随着财政紧张,也开始印发“大清宝钞”。

古代银票的防伪技术堪称精妙。首先,银票所用纸张均为皇家专用,如宋朝的川纸、明朝的桑皮纸、清朝的高丽纸,普通人难以获得。其次,银票上的防伪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复杂的花纹,这些花纹由多种颜色的染料印制,样式极为复杂,层次分明,除官方外,无人知晓具体印制方法;二是每张银票上都有一行极小的密密麻麻的文字,需要“微雕”大师先刻出来,再印在银票上。这种级别的大师通常是皇家御用的,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

此外,古代银票的更新换代异常频繁,一般两三年就会更换一版,一版银票印制完成后立即销毁底板,这种机制使得即使有人能够获得御用纸张并找到“微雕”大师,也难以在新版银票流通前完成造假。

本文原文来自趣历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