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处境极危的“巨大”蜥蜴——米切尔氏水巨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处境极危的“巨大”蜥蜴——米切尔氏水巨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60616405525331969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侏儒巨蜥亚科中的物种米切尔氏水巨蜥。侏儒巨蜥亚科Odatria作为巨蜥科的亚科,其下的成员都拥有相对娇小的体型,对于“巨蜥”这一个唬人的名称来说似乎是有些迷你可爱了。我们今天的主角,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米切尔氏水巨蜥是世界上极为稀有极为濒危的蜥蜴之一,各位普通人唯一能一睹他风采的地方恐怕也只在各大动物园中了。你不仅可以在澳大利亚本地的动物园见到他们的身影,德国享誉世界的法兰克福动物园同样可以,小编前去参观的时候还有幸见证了他们的保育成果——在动物园住下的一对夫妇爱情的结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对于濒危两爬动物保育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那么现在就请跟小编一同走进这种精灵吧

法兰克福动物园的米氏巨蜥宝宝

基本信息

米切尔氏水巨蜥(Varanus mitchelli)是巨蜥科巨蜥属varanus的一个半水栖物种。该物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极度濒危物种。它们的特征是颈部有橙色或黄色条纹,背部有黑斑。它们主要是肉食性动物,以蜥蜴、鸟类和昆虫等小型猎物为食。


发色良好的米氏巨蜥

名字来源

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这种巨蜥的名字时都会注意到“米切尔”这个人名的出现,实际上米切尔巨蜥的名字和“米切尔”这个专有名词都是为了纪念南澳大利亚博物馆的爬虫学家弗朗西斯·约翰·米切尔(Francis John Mitchell,1929-1970)先生。至于其属名varanus是一个阿拉伯语词“waran”的拉丁语化的结果,意为“巨蜥”。很多学者认为这个词汇来自于鬣蜥iguana,因为首次到达澳大利亚的欧洲移民认为这些巨大的蜥蜴家族成员与南美洲的鬣蜥及其相似。


米氏巨蜥

身体特征

米切尔水蜥体长可达 70 厘米。就像巨蜥科的其他成员那样它的脖子细长,头部尖尖的。它的体色一般为深褐色或黑色,四肢和头部有黄色和白色的小斑点,眼球中心为深色,体侧有黄色条纹。皮肤粗糙,有许多皱纹。底部呈浅奶油色。值得注意的是,和大部分巨蜥家族的成员一样,米氏巨蜥的视力极佳,可他们在暗光环境下是十足的夜盲。这是因为巨蜥的视网膜上并没有视杆细胞这样的夜视感受细胞。


野外的米氏巨蜥

分布情况和栖息地

米切尔氏水巨蜥生活在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和北领地的所有北部河流水系沿岸。并且,没有数据表明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周边的任何岛屿上。证明他们是澳大利亚地区的独有物种。米切尔水巨蜥栖息在沼泽、泻湖、内陆河流和其它水体中,经常在水边的树上活动。它喜欢爬到树上,躲在树洞或树皮下。如果受到惊扰,它就会跑到水边。米切尔水巨蜥经常在水边的岩石上晒太阳。


米切尔氏水巨蜥的分布

饲养条件

如果你有一天真的有幸养到了米氏巨蜥,那么一定要这样养哦(笑)。根据前人的研究,米氏巨蜥是神经质且害羞的物种,和巨蜥大家族大大方方的物种可谓是大相径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他们反而是十分容易繁殖的物种。因为即使是侏儒巨蜥他们仍有着蜥蜴家族不俗的大小,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大型的生态环境,专家建议使用8ftX4ftX4ft大小的环境,如果想让他们成功繁殖,应该按照他们的节律提供不同的季节环境并提供合理的食物。

饮食

米切尔氏水巨蜥捕食陆生和水生的小型动物。其猎物包括小型蜥蜴、小型哺乳动物、雏鸟、爬行动物卵和陆生无脊椎动物(直翅目、蛛形纲、甲虫等)。水生猎物包括鱼类、螃蟹和青蛙。它的食物会随着雨季洪水的到来而发生季节性变化。

休息的米氏巨蜥

保护情况

面对的威胁

虽然蟾蜍和青蛙是米切尔氏水巨蜥的食物之一,但蔗蟾Rhinella marina对米切尔氏水巨蜥和许多其他水巨蜥物种都有毒。自 1935 年引入澳大利亚以来,蔗蟾已成为澳大利亚的入侵物种;因此,据说澳大利亚目前正面临着蔗蟾数量过多的问题,这给水巨蜥带来了麻烦,因为它们把有毒的两栖动物误认为是澳大利亚本地特有的蟾蜍,而蟾蜍正是水巨蜥的日常食物。 蔗蟾的地理分布范围与米切尔水蜥的地理分布范围完全重叠。其他的威胁还包括土地开垦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丧失,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现状

根据ICUN Red List,米氏巨蜥被列为极度濒危CR级别。 据估计,蔗蟾被引入澳大利亚后,仅三年时间,米氏巨蜥的数量就减少了 97%。 [ 在卡卡杜国家公园,由于蔗蟾的到来,米切尔水蟾蜍几乎灭绝了整个种群;然而,2020 年对该地区进行的调查发现了一些米切尔水蟾蜍个体。 尽管如此,该物种仍在许多栖息地存在;然而,由于目击者很少,目前还无法估计米切尔水蟾蜍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

做出的努力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让巨蜥避开蔗蟾的方法。目前的一种策略被称为 “条件反射疗法”(CTA)。这是一种让动物将某种食物与疾病联系起来的策略,动物会因为这种联系而在未来避免食用这种食物。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蟾蜍尚未到达的区域向蜥蜴提供含有非致命性毒药的小蟾蜍,结果发现吃了小蟾蜍的蜥蜴今后会避免再吃蟾蜍。为了使这一预防策略奏效,科学家们必须确定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以便平衡诱饵的成本。随着入侵蔗蟾种群在澳大利亚各地扩大,科学家们相信,在大蟾蜍之前释放较小的蟾蜍将增加蜥蜴的 CTA,防止它们吃下含有致命毒药的蟾蜍。

其他工作旨在保护已被蔗蟾蜍占据的地点目前的米切尔氏水巨蜥种群,因为要阻止这些外来蟾蜍的扩散将非常困难。澳洲北部省政府已经制定了岛屿方舟计划,以帮助保护受蔗蟾影响的物种。

最后的最后,就让我们在法兰克福的米氏巨蜥的注视下结束今天的专栏吧

法兰克福动物园的米氏巨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