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呆若木鸡:从斗鸡到成语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呆若木鸡:从斗鸡到成语的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om88.net/78719.html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我们经常使用,但你是否知道它最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也作"呆如木鸡"、"呆似木鸡",是一个贬义成语。其结构为主谓式,字面意思是"呆愣得像木头做的鸡"。

成语释义

  • 古义:原比喻精神高度集中。
  • 今义:现用来形容因恐惧、惊讶而发呆的样子。

例句

  • 这个人叫他做什么都慢半拍,呆若木鸡的样子,令人生气。
  • 屋内几人被这突来的意外吓得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出处与引证

成语出自《庄子·达生》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周宣王爱好斗鸡,让纪渻子为他训练斗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纪渻子告诉宣王,鸡已经训练到"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的程度,也就是说,鸡已经进入了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结果,当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进入斗鸡场时,其他鸡看到它都掉头就逃。

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十分愚笨,或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而发呆的样子。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 反义词:神色自若、聪明伶俐、神态自若

这个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表面上的"呆"可能恰恰是一种高度专注和内在力量的表现。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我们更多地使用它的贬义含义,但了解其原始寓意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