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蜀中瑰宝”的“蜀锦”和“蜀绣”,究竟有何不同?
同为“蜀中瑰宝”的“蜀锦”和“蜀绣”,究竟有何不同?
据《荣县志》记载
“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丝”
可见古代四川桑蚕丝业极其发达
“蜀锦”“蜀绣”的发展
得益于蜀地的富饶
让我们从这纤细
又曲折迂回的纹路中
探索锦绣的独特魅力吧!
三千年成都 两千年蜀锦
“锦,金也。”在中国古代,“锦”代表了丝织品纺织技艺的最高水平,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使用。
蜀锦,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产特色锦的通称,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代表作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月晕锦等。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图源 四川博物院公众号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纹样
图源 中国丝绸博物馆公众号
四川蜀锦与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织造的布帛已十分精细,并以图案的生动、织纹的精致、色彩的艳丽而别具一格,被人们誉为“蜀锦”,远销诸侯各地。此后,蜀锦成为蜀地所产一切锦类的总称。
图源 天府成都地标馆公众号
汉代时期,宫廷官府对织锦的需求量大增,为管理蜀锦的生产,在成都修筑官府作坊——“锦官城”,城南的流江始作“锦江”。
买卖蜀锦的集市称为“锦市”,锦工居住的地方叫“锦里”,可见当时织锦之盛。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蜀锦生产进入鼎盛发展期,可谓艺绝天下。其时的蜀锦品种繁多、万分精美,远销海外。
图源 四川非遗公众号
2006年5月,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成都地区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传承千年而不绝,去年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就采用了蜀锦织造技艺制作奖牌绶带。绶带正面由宝蓝色铺底,融入成都市花“芙蓉花”、古蜀图腾“太阳神鸟”、棋盘格等元素,背面采用中国红搭配金色祥云纹。交叠之后,绶带两端的芙蓉花便拼成一朵完整的纹样,呈现出古朴而典雅的美感。
图源 四川非遗公众号
蜀锦织造技艺扎根于西蜀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它也具有展现中华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丝线缝韶华 蜀绣绘巴蜀
蜀绣又称“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
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据统计,蜀绣针法有12大类,130余种之多,极其丰富。
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孟德芝
图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公众号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丽靡螭烛,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早在汉代,扬雄就在《蜀都赋》中用短短十四字描绘出当时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繁荣场面,蜀绣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高超的技艺。
到了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中期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蜀绣之名誉满天下。
《长毛垂耳狗》孟德芝
图源 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蜀绣技艺针法变化多端,用线工整稳重,设色大气典雅。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而生动的图像,又善于表现山水磅礴的气势,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逼真传神。
受地理环境、社会需求、地方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出品多为衣裙、被面、枕套、帐幔、鞋帽等实用服饰品。
《凤求凰》郝淑萍
图源:四川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等,极大地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6年5月20日,蜀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蜀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秋色高原》孟德芝
图源 四川非遗公众号
蜀绣是指尖上的传承,更是三千年记忆的承载。如今,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蜀绣也不例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表性传承人孟德芝说道,“所谓AI新锦绣,就是用数字图片处理的技术,将照片或者图稿转换成为蜀绣与蜀锦结合的设计稿,以机器织绣出蜀锦的部分,最后把画面中最为重要的景或者人,以蜀绣的方式表现出来。”
图源 中国新闻周刊公众号
甚至在当下年轻人爱玩的游戏中,也融入了蜀绣的元素,锦鲤、荷花、荷叶,与现实中的蜀绣作品一模一样,你甚至可以在拉近放大时装之后,看到上面细细密密的针脚。
文化传承需要创新,正如孟德芝所说:“能以线上云绣品的形式,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蜀绣的独特魅力。数字化非遗是经典与流行的碰撞融合,更是蜀绣在新时代发展的尝试”。
锦绣之辨:揭秘蜀锦与蜀绣之间的微妙差异
同为“蜀中瑰宝”的“蜀绣”与“蜀锦”,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差异吗?
《西游记》
图源 四川非遗公众号
在原料方面,蜀锦主要用的是蚕丝,而蜀绣的底料品种较多,如:棉布、麻布、软缎、丝绡等,绣线为蚕丝线。
在技艺方面,蜀锦是“织”出来的,生产过程称为“织锦”,即在生产过程中将图案或文字织进丝缎中,锦与缎融为一体,称为“锦缎”;蜀绣则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生产过程称为“刺绣”,即绣工在净色的布、麻、缎、绡上用彩色丝线刺上图案或文字。
在工匠方面,蜀锦织造是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一个人是做不出来的。每个工种都有特殊的技艺在里面,需要协调配合,有人负责投梭(控制颜色),有人负责挽花(控制图案)。而蜀绣掌握了针法技艺,一个人就可以完成。20世纪70年代,蜀绣遍布四川民间,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
在制造方面,蜀锦近年来主要是以生产工艺品为主,实用品次之,且没有单、双面之分。而蜀绣产品界限分明,实用品基本上是单面绣,以“机绣”为主,欣赏工艺品则有单、双面之分。双面绣又有普通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形绣、双面立体绣之分,基本上为手工刺绣。
图源 蜀江锦院
五彩的丝线穿梭于锦缎上,走过了千年的夏雨冬霜,涤荡了岁月铅华。非遗文化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非遗博览园正是传承与保护它们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