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游戏后分享与交流中教师的倾听与回应策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游戏后分享与交流中教师的倾听与回应策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youjiao.com/index/detail/id/15344.html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倾听和回应幼儿的表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倾听与回应策略,以及如何结合幼儿讲述的题材和内容进行有效的互动。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如果我们一再对儿童的洞察力感到惊奇,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认真地对待他们。——雅努什·科扎尔(Joseph,1999)

案例描述

在游戏后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遇到了如何有效回应幼儿表达的难题。特别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部分幼儿表达的内容过多、过杂,信息量太大,导致其他幼儿注意力分散。教师们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引导幼儿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在幼儿的思路中找到合适的回应点。

案例分析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从倾听和回应的技巧入手,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交流。通过实践,教师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式。

支持策略

策略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倾听和回应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倾听与回应要点:

  • 小班幼儿

    1. 用普通话表达,口齿清晰,可以用肢体动作协助表达。
    2. 使用礼貌用语。
  • 中班幼儿

    1. 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2. 连贯完整地用普通话表达。
    3. 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如形容词、动词等。
  • 大班幼儿

    1. 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连贯表达。
    2. 有序、清楚、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其他幼儿能根据兴趣进行有序回应。
    3. 能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和语法让表达更生动、形象。

策略2:根据幼儿讲述的题材和内容进行倾听和回应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讲述的题材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倾听和回应。例如,幼儿的表达可能包括日常口头语言谈话、辩论、叙事性讲述、说明性讲述、书面语言类讲述(如故事、儿歌、童谣)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讲述类型,采用相应的核心经验目标进行回应。

策略3:结合自身及幼儿特点进行多种方式方法的倾听与回应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倾听和回应,包括但不限于:

  • 马赛克方法:结合观察、绘画、摄影、会议、访谈等多种方式。
  • 回应方式:语言示范、简笔画总结、肢体动作、材料作品、音乐等。

所有回应方式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幼儿当下的表达内容、理解水平和问题解决需求。

策略4:重要原则的应用

在倾听与回应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1. 保持好奇:对幼儿的表达内容和接下来的表达保持好奇,但不评价、不判断。
  2. 循环反馈:倾听和回应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教师既要预设幼儿的回应,也要倾听幼儿的回应。
  3. 基于观察:任何倾听和回应都应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观察是读懂儿童的基础。
  4. 放松心态:在交流分享中做好情感连接,营造积极氛围,做好活动后复盘。

教师需要给自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允许不断尝试和自我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