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争创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推动全域道路开放测试
长沙争创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推动全域道路开放测试
近日,长沙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迎来重要进展。作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重要布局城市,长沙正积极争创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并计划到2026年实现城区道路全域开放测试。
《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倡议书》签约。受访单位供图
7月1日,2024(第四届)中国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暨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湖南湘江新区举办。大会以“智联星城 新质赋能”为主题,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共议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前景,并宣介长沙市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政策。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应用,也是长沙重点打造的产业链之一。自2016年与智能网联汽车结缘以来,长沙已建成高标准基础设施,搭建系统化管理平台,建立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并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运营商业化应用。
目前,已有近40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企业落户长沙,其中包括130余家规上企业、2家上市企业、2家全球独角兽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以及97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火炬企业。此外,长沙还拥有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孵化器等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湖南大学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20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2024年1月15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基于车、路、网、云、图等高效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多场景应用。为抢抓政策机遇,长沙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担任链长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并积极争创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彭涛介绍,长沙正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政策以及测试开放道路范围进行创新突破。具体措施包括:
- 推动全域道路开放测试,计划到2026年实现城区道路全域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达到1050公里(单向)
- 实现湘江新区核心区全域开放,开放范围为东至湘江、南至X082县道、西北至长潭西高速(不含)—长芷高速(不含)—黄桥大道的合围区域
- 实现“两站一场”互通,即长沙火车站、长沙高铁南站、长沙黄花机场之间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场景互通
- 在马栏山片区、长沙经开区片区开放部分道路,重点打造自动驾驶公交、无人巴士接驳、无人物流等特色场景
- 允许开展功能型无人车试点应用,支持企业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申请功能型无人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化示范应用、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公路应用
- 简化优化自我声明审核盖章流程
王耀南院士发布主旨演讲。受访单位供图
拓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应用工作试点建议”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则探讨了“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及发展趋势”。大会现场,产业链“五长”签署了《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倡议书》。行深智能、白犀牛、九识智能、新石器等多家企业与湘江智能公司签约落户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
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表示,希望业界专家、业界精英来长沙交流合作、科研攻关、投资兴业,长沙将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和最优质的服务,助力打造全国智能网联商业应用新高地。
未来,长沙将以本次低速无人驾驶场景生态共建拓展大会为契机,推动产业链集聚效应,促进低速无人驾驶产业更新升级,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引与方向,吸引更多企业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