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是什么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意服用?
布洛芬是什么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意服用?
在生活中,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无论是感冒发烧、牙疼、关节炎,还是运动损伤,很多人都会经历。但当疼痛来袭时,不少人宁愿忍受,也不愿意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布洛芬,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但围绕它的争议也不少。
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为什么有些人害怕服用?它真的会伤害身体吗?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布洛芬的作用、风险以及大众的顾虑,帮助大家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一药物。
一、布洛芬到底是什么药?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最早在1960年代被研发,并于1969年获批用于医疗领域。它的主要作用包括退烧、止痛和抗炎,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炎症相关疾病,比如感冒发烧、牙疼、头疼、关节炎、痛经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COX-1和COX-2),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促进炎症、疼痛和发热的物质,当其减少后,人体的疼痛感就会减轻,炎症反应也会受到抑制。
相比于阿司匹林等早期的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的胃肠道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被WHO列为「基本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国。
二、为什么很多人害怕服用布洛芬?
尽管布洛芬是一个常用药,但不少人对它心存顾虑,甚至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意服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担心伤胃
布洛芬虽然比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要小,但仍然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胃痛、胃炎,甚至胃溃疡。
案例分析:一位40岁的男性患者,长期因关节炎服用布洛芬,几年后发展为胃溃疡,最终不得不接受治疗。医生检查发现,他长期空腹服药,加上本身有胃病史,导致了这一后果。
正确做法:服用布洛芬时,应避免空腹服用,并尽量搭配食物或牛奶,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 认为它会伤害肝肾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损害。特别是本身有肾病或肝病的人,更需要谨慎使用。
案例分析: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头痛频繁服用布洛芬,最终出现肾功能下降,检查发现她的肾小管受到了某些损害
正确做法:健康人群短期使用一般不会影响肝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服用或本身肾功能较差,应咨询医生,监测肝肾指标。
- 误解它会影响免疫力
有些人认为布洛芬会压制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感染疾病。布洛芬并不会削弱免疫力,而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减少炎症反应。它的作用是缓解症状,而非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三、布洛芬的主要适应症和正确服用方法
- 退烧
布洛芬是全球公认的解热镇痛药之一,特别适用于高烧不退的情况。它的退烧效果强于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扑热息痛),但对于低烧或轻微不适,通常建议优先选择物理降温或温和的解热药物。
- 牙痛、头痛、痛经
牙痛:布洛芬能有效缓解因牙龈炎症、拔牙后疼痛等问题,在牙科领域应用广泛。
头痛:对于普通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布洛芬能提供快速缓解作用。
痛经:部分女性在痛经时会产生大量前列腺素,导致子宫收缩过度,引起剧烈疼痛。布洛芬能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缓解疼痛。
- 关节炎和运动损伤
对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扭伤等炎症性疾病,布洛芬的消炎作用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这类患者若需要长期服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布洛芬的潜在风险和注意事项
- 儿童和老年人慎用
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但剂量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否则容易出现副作用。
老年人: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布洛芬的胃肠道和肾脏副作用影响,因此用药需格外谨慎。
-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使用需谨慎
孕妇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孕28周后)不宜使用布洛芬,否则可能影响胎儿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药物进入乳汁影响婴儿。
- 不能与某些药物混用
布洛芬不可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某些降压药(如利尿剂)同时服用,否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或影响降压效果。
五、布洛芬 vs 对乙酰氨基酚,哪种更安全?
在选择止痛药时,很多人会纠结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结论:如果是发炎导致的疼痛,布洛芬更优;如果只是单纯的头痛或发热,对乙酰氨基酚更温和。
六、总结与建议
布洛芬作为一种有效的止痛抗炎药,合理使用基本安全,但长期滥用可能会带来胃肠道、肾脏等风险。对于普通人群,遵循正确的用药方式(不过量、不长期、饭后服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
如果有基础疾病或特殊人群(孕妇、老年人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科学用药,才能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2020版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布洛芬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临床药理学》最新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