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学专业:培养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
农村医学专业:培养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
农村医学专业是为了解决农村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而设立的,旨在培养具备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专业的招生对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和行业前景等信息。
招生对象
- 专业学制:3+2学制
- 毕业学历:中专
专业简介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临床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新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具有综合服务能力,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满足新时期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必需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及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基层农村医疗机构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满足基层与农村卫生院执业工作需要,从事疾病的初级诊治、转诊服务和预防保健的实用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卫生人才。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 公共艺术
- 历史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课程
- 全科医学概论
- 中医学基础
- 临床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急救、口腔、传染病、皮肤性病等)
- 预防医学
- 卫生保健
- 针灸与推拿
- 常用护理技术
- 心理、沟通、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
- 人体解剖学
- 组织胚胎学
- 生理学
- 生物化学
- 药理学
- 病理学
- 预防医学
- 免疫学
- 诊断学
实训课程
- 诊疗实训
- 预防保健的实训
- 针灸实训
- 推拿实训等
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农村卫生室及边远贫困地区卫生院,主要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工作。
行业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等问题依然突出。尤其近几年来,医学层次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及农村医学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普遍推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乡村医生只有99.5万,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1.13名。农村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目前农村卫生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农村医学专业应运而生,因此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村或社区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科研等方面工作。
就业前景
农村医学是现在国家推广的一个方向,以后的就业主要是社区或者是村医,农村的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多,环境也比较城市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