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气功呼吸法,这三种就够了:任选其一,受用一生
养生气功呼吸法,这三种就够了:任选其一,受用一生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和健康管理。其中,气功呼吸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本文将为您介绍三种常见的气功呼吸法:观呼吸、听呼吸和丹田呼吸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您改善身体健康,还能够提升精神状态,让您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一、观呼吸介绍及其简便方法
“观呼吸法”是静功中最安全的法门之一,属于释家功夫,是四念住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从入门到禅定甚至觉悟境界都可以延续不断,是非常牛的功法。
“观呼吸”法也有多种练法,如“安般守意”讲的安那般那,南怀瑾先生也非常推崇;如隋代大师智者所改编的“六妙门法”也非常流行;还有当代最流行的“正念呼吸”法。
观呼吸不但是呼吸法,还是提高智慧的方法,可以学会感受身体,觉知身体。观呼吸入静后,一种深沉的平静会遍布身心,那种祥和自在的状态,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了解。观呼吸也是净化内心、摆脱忧愁、解脱痛苦,让内心处于平静、愉悦的功法。
练习观呼吸方法很多,但最快速的方法是寻找呼吸点。
练习方法:
- 寻找呼吸点:
-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呼吸点”,就是空气进入鼻孔具体而实在的触感,选择最有感觉的那个点。
- 慢慢轻微地深呼吸几次,找到那个最敏感的空气进出的地方。有可能在鼻腔顶端,有可能在鼻孔边缘,有可能在嘴唇上部人中附近。
- 找到它,并记住,呼吸时将始终把注意力放到这个点,不要改变。
- 练习步骤:
- 不去控制呼吸,不管呼吸的形式,就是你平时最自然的呼吸方式;
- 将你的注意力放到“呼吸点”,单纯地注意呼吸进出的感觉:
- 也许,你开始会不由自主控制呼吸,不用专门去调整它,只是放松,让呼吸自由进出,始终将注意力放到呼吸点上。
- 慢慢练习,你就会发现,呼吸变得更加柔和、深长。
具体细节可参考之前文章。
二、听呼吸渊源及其简要应用
如果说观呼吸属于释家核心功法,那么“听呼吸”则属于道家核心功法,源于庄子。陈撄宁先生认为,修炼静功最重要的原则是“排除一切杂念”,用庄子“听息”法最为方便:
初下手,只用耳听,不用意识和念头,不守鼻窍,只听一呼一吸的下落,不让它瞒过即可。
完全不用管呼吸快慢粗细浅深,任其自然变化。
待,听到“神气合一,杂念全无”,甚至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入睡了,也是很好的体验。若白天精神充沛,也可配合户外吐纳、练拳,勿使身体疲劳,再入静室听呼吸。
这能够很快进入深睡眠。
庄子“听息法”原文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陈撄宁先生将其分解为几步:
- 第一步:“若一志”。
- 即思想要专一,排除杂念。意思是,心思全放在听上。
-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初下手,就是听呼吸之气。
- 因为,正常人的自然呼吸鼻中气息并没有声音,所以,你必须用心听其气息出入,或者出入的感觉,所以要听之以心。
-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 听息功夫做得久了,心和气就打成一片了。此时,不能再说心听那个气;但是呢,心气并非完全混沌一片,还是有能觉所觉。但已经不意于“听”,所谓“听其自然”而已。
-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 此时用“止”字诀,不再用意于听,或者说不再有意识作用。心灵进入混沌境界,身中的神气合一。说“心止于符” ,这是说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觉的,看来和睡着一样。
-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 这是进入“心斋”境地,所谓“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后自然得来的,不是意识造出来的。这个不必深究。
对于日常静功疗养而言,只要做到“神气合一”,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三、丹田呼吸法与武术内家拳
内家拳常讲“丹田呼吸”,但如何练各家都有不同,内家拳练习目的多是为了技击,而非养生。丹田呼吸法讲解最透彻,养生应用最体贴的莫过于胡耀贞先生。
胡耀贞先生(1897-1973)是建国初第一代气功养生家,也是有名的武术家。胡耀贞先生练习功夫很多,如养生气功、子路太极、六合心意拳、华佗五禽戏(自发功)等,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丹田呼吸法。
如讲子路太极,练功运气的核心就是丹田呼吸法;
如讲五禽戏,练习关键就是丹田呼吸配合;
胡耀贞认为中丹田在肚脐内空窍,因此守丹田,即守肚脐。
胡耀贞丹田呼吸法诀要:
- 呼吸方式:
- 胡耀贞先生讲丹田呼吸法要用自然呼吸,不管鼻子和口,忘掉呼吸,只关注守窍部位,用守窍部位呼吸。入静时,甚至还要有意封闭鼻子呼吸。
- 具体操作:
- 吸之绵绵,呼之微微。
- 意到丹田时,立即将肚脐非常轻微地缓缓地吸进去,意想与后腰命门相贴,吸到不能再吸时,再慢慢地呼气,肚脐也慢慢放出来。这一吸一呼,如同钟摆,开始时可用手引导肚脐动起来,然后就不管它了。任其自然,不用刻意。
这类似于逆腹式呼吸,但更轻微,是非常巧妙的。
总结
这三种呼吸法各有特点,观呼吸注重觉知,听呼吸强调听觉,丹田呼吸则侧重于腹部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练习,可以带来身心的双重益处。无论您是养生爱好者还是气功初学者,都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实用的指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