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养生法|未时:小肠当令分清浊
十二时辰养生法|未时:小肠当令分清浊
十二时辰养生法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讲究和谐与平衡的系统,五脏六腑皆有神明,如果偏离了它,就会生病。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古代中医养生学家根据历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顺应经脉的变化,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相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之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之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我们先人延年益寿的传统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栏目将推送广东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有关十二时辰养生方法的相关内容,结合不同的季节、节气,指导广大民众开展日常的养生保健及防病祛疾,共同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养生的黄金时刻,以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未时,指13-15时之间的时段,《释名》中说:“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因此,“未”有太阳自正中向西偏移、日光由炽热渐转柔和的意味。故未时又名日昳、日跌、日央等,此时自然界经历阳气最旺、阴阳对峙、阳气转弱的过程。
未时是小肠经当令之时,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主吸收水谷精微,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脾,糟粕下输于大肠,水液下输于膀胱。因此,未时是消化吸收的关键时刻,也是人体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
在未时,人体的气血运行到小肠经,小肠经的功能最为旺盛。此时,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强,是进食午餐的最佳时间。午餐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瘦肉、鱼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同时,午餐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此外,未时还是调养心神的好时机。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小肠与心相表里。因此,未时也是调养心神的好时机。此时,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读书等,以帮助身心放松,促进消化吸收。
总之,未时是人体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消化吸收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以促进身体健康。同时,未时也是调养心神的好时机,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有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