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春雷乍响万物生,农事繁忙正当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春雷乍响万物生,农事繁忙正当时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865551664_6f320f3001900yndp.html

惊蛰,作为春天的第三个节气,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标记,更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密码和文化内涵。从春雷乍响到万物复苏,从农事安排到民间习俗,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背后的故事。

北京时间2024年3月5日,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正如诗句所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此时,天气大步回暖,万物生机盎然。一声春雷似报春的喇叭,惊醒蛰伏冬眠的动物,唤醒沉睡已久的春天。

惊蛰与春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认为,惊蛰时节雷鸣惊醒了百虫。不过,我国各地春雷始鸣时间早晚各不相同,常年惊蛰节气期间,春雷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南方地区,北方大部地区还未迎初雷,“惊蛰始雷”不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

气象先生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一书中也提到,实际上,雷的闹钟功能与布谷鸟的催耕功能一样,都是人们丰富的联想。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


“春雷”大家都听过吧!是指发生在初春时节的雷电天气。但气象学上并没有“春雷”的定义,而是把所有的雷电现象都叫做雷暴。强雷暴一般会带来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冰雹和龙卷等极端天气。在这个“暴脾气”的雷暴家族中,春雷是怎样为农作物生长助一臂之力的?

为什么说春雷“温柔”?

这是因为春季的雷暴强度相比于夏季等其他季节的雷暴要弱,伴随而来的降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对要小。

春雷与夏雷背景不同

夏雷是近地面或低空气团受热上升,与高空冷气团作用产生对流云,对流云再垂直向上发展,成为高大的塔状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从而产生雷电现象。这种情况往往会招来较强的降水,有时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冰雹等极端天气。

春雷的天气系统不是从近地面生成,而是从高空层状云或其上才开始发展,所以强度要弱一些。

春雷与夏雷强度不同

夏季下垫面温度、湿度较高,与冷空气相互作用产生对流运动较强;春季天气刚刚开始回暖,大气温度偏低,下垫面增温、增湿不明显,对流活动相对较弱,带来的降水自然没有夏季那么强烈。

春雷常常出现在持续性阴雨天气时期,从地面可以看到乌云布满全天。由于云系发展不高,强度不大,还是以打雷闪电为主,很少带来冰雹、强降水,只在局部可能出现大雨,山区偶有小冰雹等。总体而言,春雷在降水上很少带来灾害。

俗语“春雷一声响,黄金千万两”,并不是说春雷有多么价值连城,而是说打春雷就一定预示着下春雨。宋代《景德传灯录》卷一中有云:“春雨一滴滑如油。”因为立春之后气温回暖,在历经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之后,春耕时节也就来到了。

春雷与农业生产

春季的雷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气候调节还是很有好处的。

首先,春雷往往伴随一定降水,而且这种降水相对比较“温婉”,尽管有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但不具有什么“杀伤力”。渴了一个冬天的大地,此时正好“裂”开嘴,等待降水到来好一饱口福。

再有,春雷造成的闪电会带来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可使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化合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再经降水溶解为浓度不高的亚硝酸和硝酸落到地表,变成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氮肥。这无疑是给大田作物打上了一针“强心剂”,所以有时候农民朋友会感觉雷雨过后庄稼似乎长得更好了。

此外,雷电还能制造出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使得大气环境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总的来说,春雷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惊蛰节气的科学解读

节气含义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相较于其他节气,惊蛰是一个反映自然界物候的节气。古人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故为“惊蛰”。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地球公转位置

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2024年“惊蛰”的时间为阳历2024年3月5日星期二,阴历二零二四年正月廿六,具体时间则为2024年3月5日10点22分31秒。

气候变化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1. 雨水渐多,春雷乍动

“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1. 气温回升快

到了惊蛰,“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中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1. 2024年“惊蛰”节气天气变化预报

(1)昨日华北等地出现雨雪天气

昨日8时至今日6时,西藏东部、青海东北部、甘肃西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部、北京等地出现2~5毫米雨雪天气;西藏林芝(降雨为主)局地降水量有10~28毫米;安徽南部、浙江、江西东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浙江杭州、金华等局地暴雨(50~65毫米)。

今晨,陕西关中、河南、天津、安徽北部、湖北中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出现轻度霾;福建东南部、广西东部和雷州半岛等地出现大雾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今6时较昨6时,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西南部、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6~10℃降温。

(2)冷空气继续影响南方地区

6日,受冷空气影响,江南、华南等地有4~8℃降温,上述地区伴有4~5级偏北风,阵风6~7级,黄海部分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将先后出现有5~7级、阵风8级风;江南东部、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雨。

此外,未来三天,西藏东部和南部、青海东部、川西高原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物候现象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看,“ 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一侯: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之日,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去,才始作春归。

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在最初五天的时候,地气涌动,从土中缓缓向天地之间散发,最先感受到地气的植物是桃树。桃树乃感五行之精而生,对地气的变化相当敏感。地气升腾,桃树即感。一股生命的活力,促使着树木新陈代谢。树干变得柔软,树皮变得细嫩,树枝上渐渐地鼓起了花苞。在天气下沉与升腾地气交接之际,桃花感这股氤氲之气,自然而然地开了。于是,惊蛰后桃花开始逐一地绽放。

二候:仓庚鸣

仓庚是清新的意思,也是黄鹂鸟的别称。天地阴阳之气,在天地间融化,黄鹂感受到这股春天清新的活力,发出来悦耳清脆的鸣叫。天本为玄色,地自是黄色。天玄地黄,黄鹂之翅亦是玄色为边翼,继而为黄,象征着天地之气。外有所相,内有所感,故而黄鹂能感天地之气。清新之气,必有清脆之音,所以此时的黄鹂鸣声更为悦耳。

三候:鹰化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人浪漫,春来时候,老鹰渐无踪影,布谷却多见,以为鹰化而为鸠,即布谷鸟。

鹰,是鸷鸟。鸷鸟是凶猛飞禽的总称,也就是鹞鸇一类。而鸠就是今日之布谷鸟。那么,凶猛的飞禽是怎么变成布谷鸟的呢?仲春之时,树林里的草木渐渐茂盛,然而此时鸷鸟的口啄还尚柔软,不能捕捉鸟类,因此只能瞪着眼睛,听着耳畔的仓庚鸣叫,忍饥挨饿的样子,故而化为尸鸠,看着就像布谷鸟似的。

惊蛰节气与农业生产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春雷响 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阶段,一般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播种了。劳动农民一般将“惊蛰”视作春耕开始的时节。

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开始春耕。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水稻方面日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旱育秧。

惊蛰节气的传统习俗

  1. 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在养生上,亦有此种说法。

  1. 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