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雍正登基后对与他争位的兄弟残忍而决绝,为何却对废太子礼遇善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雍正登基后对与他争位的兄弟残忍而决绝,为何却对废太子礼遇善待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0JEF3I05564Q8M.html

雍正皇帝登基后,对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进行了严厉的打压和报复,但唯独对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弘晳给予了特殊的礼遇和善待。这种反差引发了人们的好奇:雍正为何会对自己的政敌如此宽厚?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历史真相。

在康熙朝晚年,众位康熙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最终,康熙皇帝的四阿哥胤禛成为了这场皇位争夺战的最后赢家,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后,由他继承了皇位,这便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

伴随着雍正皇帝的登基,这些曾与雍正有过竞争的康熙皇子们纷纷遭遇到了雍正的打压和报复,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在雍正在位期间去世,其中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更是被雍正削宗夺爵、折磨致死,就连名字都被改为了极富羞辱意味的"阿其那"和"塞思黑"。

然而,在这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皇子中,废太子胤礽,可以说是除了雍正的"死党"十三阿哥胤祥之外,最得雍正礼遇和厚待的一位,并且还被给予了极高的身后殊荣,在当时可谓是非常的"难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登基后,对于自己的政敌兄弟们是残忍而又决绝。所谓"九子夺嫡",即指共有九位皇子参与到了康熙朝晚年的那场皇位争夺战之中。而这九位康熙皇子分别为大阿哥胤褆、废太子胤礽(二阿哥)、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本名为"胤祯",雍正登基后因避讳,改名为"允禵",现按照习惯称其为"胤禵")。

这其中,大阿哥胤褆早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时候就被康熙下令圈禁终身,而胤礽也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康熙"二废皇太子"后被圈禁在了咸安宫,他们两人可以说是"躲过"了雍正的清算。至于十三阿哥胤祥,他则是成为整个国家的"二把手",享有极高的权势和地位,并且与雍正谱写了一段"千古君臣兄弟"的历史佳话。

至于其他的几位皇子,结局则是相当的凄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说说雍正的兄长,三阿哥胤祉。

其实在大阿哥胤褆、废太子胤礽相继遭到康熙圈禁后,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三阿哥胤祉才是最具法理性的康熙接班人。况且胤祉本身的能力也不差,除了主持编写《古今图书集成》和《律历渊源》两部大作外,在弓马、骑射、西方科学等领域也是颇有建树。更为重要的是,在"九子夺嫡"期间,胤祉在康熙面前与雍正一样,采取的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而在面对其他皇子的时候,又做起了"老好人",特别是与十四阿哥胤禵,关系极为较好。

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对于自己的这位哥哥是非常愤恨,在其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将其发配到了马兰峪看守皇陵。虽然在雍正八年(1730年)的时候重新将其晋封为了亲王,但仅仅数月之后,就因胤祉在十三阿哥胤祥的葬礼上表现不佳,直接下令将其全家幽禁于景山永安亭之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在禁所去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来说说雍正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被封为"大将军王",率兵平定了蒙古准噶尔汗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成功收复了西藏,享有极高的朝堂声望,并且还等到了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全力支持,成为了雍正的最为强力的竞争对手。

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弟,雍正可以说是丝毫不留情面的。在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就立即将胤禵召回北京,剥夺其兵权,并将其与三阿哥胤祉一起发配至马兰峪看守皇陵。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又削夺了胤禵的爵位,将其囚禁于景山之中。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他才被雍正的继任者乾隆皇帝赦免放出,重新获得了自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看看所谓的"八爷党"的"铁三角"人物,即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以及十阿哥胤䄉。

雍正元年(1723年)的时候,雍正就借口十阿哥胤䄉抗旨不遵以及对自己不敬,将其削夺爵位,并就此圈禁于高墙之中。直至乾隆皇帝登基,胤䄉才被放出。

至于九阿哥胤禟,他先是被雍正派往西北随军,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时候,又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雍正给胤禟定下了"二十八条大罪",将其改名为"塞思黑",并将其送往保定囚禁。短短三个月之后,胤禟就被折磨致死。

雍正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将胤禩晋封为"和硕廉亲王",并命其管理工部,还让其兼任了理藩院尚书。当然,雍正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抚人心,很快,雍正的清算便开始了。也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给胤禩定下了"四十条大罪",还下旨"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其子弘旺改名"菩萨保",在严酷的打压与折磨之下,胤禩也很快去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废太子胤礽,雍正的态度明显要好了许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被康熙废黜并下令圈禁,至此开始便从未离开咸安宫。雍正二年(1724年),废太子胤礽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在胤礽去世后,雍正下旨将其追封为"理密亲王",并且按照和硕亲王的标准治丧,后又将其安葬在了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的理亲王园寝内,相较于前文之中所说的几位康熙皇子,雍正可以说给了胤礽足够礼遇以及极高的身后殊荣。

而对于胤礽之子弘晳,雍正更是极尽善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就将弘晳册封为多罗理郡王,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又将其晋封为和硕理亲王。不仅如此,雍正还十分关心被安排在郑家庄弘晳,给予其极高规格的生活起居标准,弘晳也对雍正是感恩戴德,甚至在奏折中常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为"皇父"。由此可见,雍正与弘晳的关系是非常的和谐与融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雍正之所以会对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弘晳如此的礼遇与优待,其目的还是为了维系其皇权统治的稳固。

首先,雍正这是在借助善待胤礽父子,展示自己的"仁君"形象。

雍正在"九子夺嫡"期间,采取的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并没有刻意发展自己的党羽势力,这也导致初登皇位的他能够得到的外部支持力量非常有限,并且皇位也是非常的不稳。于是,雍正通过积极高的礼遇善待胤礽及弘晳,一方面是在拉拢胤礽的旧部,使其对自己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在展示自己的宽容与仁德,从而对朝臣进行安抚,使其更加安心的支持自己。

这实际上与雍正在登基之初,将八阿哥胤禩册封为廉亲王,并对其委以重用的原因是一致的,都是要稳定朝堂人心,以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雍正通过给予胤礽极高的礼遇,从而提升自己的皇权统治的合法性根基。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刚满周岁的胤礽就被康熙册封为皇太子,并担任大清王朝的储君长达三十余年,直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废黜圈禁,可胤礽依旧具有正统性的地位,这也使得其在朝中依旧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以至于在康熙朝末年的时候仍有重新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声音出现。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