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百姓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老百姓的别称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百姓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老百姓的别称有哪些?

引用
天气网
1.
https://m.wannianli.tianqi.com/news/293391.html

“老百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它有哪些别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古人

“老百姓”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说起“老百姓”的来历,我们先说一下“姓”这个字,它是由“女”和“生”组成的,母亲和孩子的姓有密切的联系。相传,黄帝姓姬,那是因为黄帝的母亲当时是在姬水边上产下的黄帝。舜姓姚,是因为当时舜的母亲住在姚虚。当时,孩子的姓氏并不是跟随父亲的,比如说黄帝的后代就有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只有王公贵族才有姓,“百姓”也就是指的“百官”。当时的平民只能称为“黎民”或者“庶民”。

战国以后,出现了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人数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奴隶,即这个阶级处于贵族和奴隶之间。因为这个等级的人也有姓,所以就用“百姓”来称呼他们了。这样一来,“百姓”“黎民”“庶民”都是对平民的称呼。也就有了“黎民百姓”这一词语。至于“老百姓”这一称呼不能在古书中查到,可能是某个朝代不会写书的“庶民”们开始自称“老百姓”,当时“老百姓”只能在百姓之间才敢说。这就是“老百姓”一词的来历。

古人

老百姓的别称

1、布衣。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2、黎民。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庶民。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mín,指一般的民众。

4、黔首、“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5、黎庶。黎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shù,是指平民大众。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