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今天的很多人都将其理解错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今天的很多人都将其理解错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4798507_121629781/?pvid=000115_3w_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出自《孟子》的名言,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引用。然而,很多人对其真正的含义却存在误解。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的这句话一度影响了后人的价值观,哪怕在今天,仍有不少家长将此语作为教育孩子的名言。

实际上,这句话是孟子用于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地位的,绝不是针对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与之配套而生的,是模仿周制的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就是天子——诸侯——士大夫——庶民。

除此之外,孟子还主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像父母与子女一样,希望统治者能够像父母一样体察臣民,而臣民应像子女一样尊敬并爱戴统治者。在孟子的认知中,这就是最和谐、最理想的政治环境,是为“仁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