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单反和微单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到底如何选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单反和微单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到底如何选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2/11/85366549_1146598181.shtml

在摄影的世界里,单反和微单之争从未停歇。究竟该如何选择?让我们从一位摄影爱好者的亲身经历出发,深入探讨这两种相机的本质区别。

记得当初,阿豆对摄影还是一知半解,面对单反和微单的选择,我着实犯了难。最终,我被微单的价格优势所吸引,稀里糊涂地就入手了一台。没想到,这一选择竟然开启了我与摄影的美好缘分。

(之前一直出的教程就是这台陪了我N年的索尼a6000)

微单相机,以其轻巧便携的特性,成为了我日常拍摄的得力伙伴。无论是出门旅行,还是日常街拍,它都能轻松装进我的小包里,随时随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且,微单的电子取景器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拍摄效果,方便我调整参数,拍出满意的照片。

深耕摄影:重新审视单反与微单

随着我对摄影的热爱日益加深,我开始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相机的构造和原理,以便更好地驾驭它,拍出更具专业感的作品。于是,我重新研究起单反和微单的区别,做了不少功课。

从胶片时代走来的标准

时间回到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在他的发明——徕卡小型照相机上,使用了高度为35mm的打孔电影胶片进行拍摄。这一创举,让35mm电影胶片成为了相机胶片的一大标准。这种胶片的胶卷高度为35mm,但因上下两端有齿孔,实际有效高度为24mm,单幅图像感光面积为36mm×24mm。1934年,柯达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胶卷盒,称为135胶卷,“1”代表一次性,“35”则是采用了35mm电影胶片。于是,这个胶片尺寸标准既被称为35mm尺寸,也被称为135尺寸。

在胶片时代,我们常用的胶卷就是这种35mm高的135胶卷。除了这个尺寸,还有更大的中画幅和大画幅胶片,它们尺寸惊人,画质出色,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显然不适合初学者。更小的则有用于间谍的APS画幅等,各有各的用途和特点。

数码时代的变革与选择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感光机构由胶卷变成了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也变得五花八门。比35mm传感器更大的中画幅或者数码后背等,是专业商业摄影师的专属“利器”,暂且不提。我们聚焦在比35mm传感器小的尺寸上。

在数码时代初期,相机厂商们都渴望打造出拥有35mm胶片大小传感器的单反相机,也就是36mm×24mm传感器,这个尺寸被大家称为35mm全画幅。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家都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成本太高!一旦采用全画幅传感器,相机价格飙升,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于是,厂商们纷纷退而求其次,采用了较小的传感器来控制成本。佳能采用了22.3mm×14.9mm大小的传感器,尼康、索尼、宾得等厂商则采用了23.5mm×15.6mm大小的传感器。这两种尺寸的传感器统称为APS-C尺寸传感器。从此,单反相机中就有了两大传感器尺寸标准——全画幅和APS-C尺寸。

无反相机的诞生,更是让传感器尺寸的江湖风云再起。除了全画幅和APS-C画幅,无反相机的倡导者松下和奥林巴斯所使用的M4/3尺寸传感器也加入了战局。M4/3尺寸传感器大小为17.3mm×13mm,比APS-C画幅更小。但这还不是最小的,尼康相机采用的1英寸传感器的大小为13.2mm×8.8mm。基本上,可换镜头相机传感器的主流尺寸就是这四种了。

单反相机:经典与专业

数码单反相机全称就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由机身和镜头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机身则由反光镜、五棱镜(或其他反射、折射镜)、快门、电子传感器、处理器、目镜、对焦系统、测光系统等组成。单镜头取景拍摄和反光镜反光是单反相机名称的由来,也说明了单反的工作原理。

单反相机工作时,光通过镜头进入机身,光线一分为二,一束光在反光镜上通过对焦机构进入五棱镜,之后再通过五棱镜到目镜里。

通过光学取景器,可以取景、构图、对焦。另一束光传递到感应器,用于识别场景、测光和设定白平衡。

按下快门时,反光镜抬起,快门帘打开,全部光线落在电子感光器上,被影像处理器处理后传输到储存卡中记录下来。

单反相机有三大特点,拥有大面积电子传感器、可更换镜头和优异的机身性能。

大面积传感器是高画质的保证,可更换镜头方便摄影师选取不同镜头应对不同的拍摄题材,而优异的机身性能能够帮助摄影师抓住任何精彩瞬间。这三大特点也是专业摄影师都愿意选择单反相机的原因。全画幅单反相机更是将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为摄影师提供了卓越的画质和强大的拍摄能力。

无反相机:创新与便携

无反相机又被称为微单或者单电,与单反相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无反相机取消了单反相机的反光镜,直接通过传感器电子取景。无反相机工作时,光线通过镜头落在电子感光元件上,被影像处理器处理后传输到储存卡中记录下来。

与单反相机不同的是取景方式,无反相机没有反光镜,所以取景也是通过电子感光元件——传感器取景,图像最终呈现在电子取景器(EVF)或者液晶屏上,这一点就好像数码单反相机使用实时取景一样。

无反相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单反相机的结构限制,带来了更小巧轻便的机身设计。虽然在传感器尺寸上,无反相机也有全画幅、APS-C、M4/3和1英寸等多种选择,但整体上,无反相机在便携性方面更具优势。

对于旅行摄影爱好者(比如说阿豆)来说,无反相机可以轻松装进背包,随时随地记录旅途中的美好风景。同时,无反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也提供了更丰富的拍摄信息和更直观的拍摄体验,让摄影师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拍摄参数。

尺寸大小与摄影体验

对于传感器而言,尺寸越大,优势越明显。全画幅传感器能够给摄影者带来更好的画质,它在高感光度下的表现更为出色,噪点更少,色彩还原更准确,动态范围更广。无论是拍摄风光大片,还是在暗光环境下捕捉精彩瞬间,全画幅相机都能轻松应对,让画面细节丰富,质感十足。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全画幅相机无疑是最佳选择。它能让你在摄影的道路上,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尽情享受高品质影像带来的乐趣。但如果你暂时预算有限,也不要灰心,APS-C画幅机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APS-C画幅相机的价格已经相当亲民,它虽然在画质上略逊于全画幅,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已经足够应对日常拍摄需求,让你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提升技巧。

传感器尺寸,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承载着摄影技术的变迁与发展的故事。从胶片时代的35mm标准,到数码时代的全画幅、APS-C、M4/3和1英寸等多种尺寸的共存,每一次变化都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单反相机以其经典的专业性能和卓越的画质,依然是许多专业摄影师的首选;无反相机则凭借其创新的结构和便携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

在这个充满魅力的摄影世界里,无论你选择哪种尺寸的相机,哪种类型的相机,重要的是拿起相机,去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去探索未知的精彩世界。因为,摄影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器材,更在于你透过镜头,所看到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