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蚱蜢: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蚱蜢: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5sn.cn/Wechat/Index/showDiseasesN/termId/119/diseId/4748
简介
中华蚱蜢,又名中华剑角蝗、尖头蚱蜢、括搭板,学名为Acrida cinerea Thunb.,属于直翅目蝗科。这种昆虫有夏季型(绿色)和秋季型(土黄色带纹)两种形态。相比中华负蝗,中华蚱蜢体型更大,身体细长。
中华蚱蜢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广泛,包括高粱、小麦、水稻、棉花、各种杂草、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作物、蔬菜和花卉。它们常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这种昆虫分布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四川、云南均有其踪迹。
为害症状
成虫及若虫主要取食植物叶片,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的商品价值。
发生规律
各地均为一年发生1代,成虫产卵于土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块在土中越冬。在各类杂草中混生,保持一定湿度和土层疏松的场所,有利于蚱蜢的产卵和卵的孵化。一般常见发生于农田与杂草丛生的沟渠相邻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0~100mm,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若虫与成虫近似。卵成块状。
生活习性
各地均为一年一代。成虫产卵于土层内,成块状,外被胶囊。以卵在土层中越冬。若虫(蝗蝻)为5龄。成虫善飞,若虫以跳跃扩散为主。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在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在秋、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
化学防治: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的特点,每公顷可喷撒敌马粉剂22.5~3kg,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225ml,对水6000kg喷雾。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热门推荐
黄芪:古医今用,守护健康
草晶华破壁黄芪:补气养血的秘密武器
世界微笑日媒体观察:微笑表情是什么时候被玩坏的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避免误解
2024高血压指南:六大生活方式调整助力降压
持续性干咳,小心肺纤维化找上门
草乌甲素片治风湿疼痛,遵医嘱服用更安全
从天真到死亡:《甄嬛传》中淳儿的悲剧命运
中国古代妾文化:权力制度下的女性悲歌
根骨骨折术后防关节炎,科学康复方案全解析
秋冬季自驾游安丘天路:130公里蜿蜒山路,串珠溪潭与层林尽染
春运将至,强冷空气和出行高峰谁先到?
只管享受!今年过年广东帮您安排
一口吃出年味!湛江这些特色年糕,你尝过了吗?
音乐水墨创新派:吴立民开创台州画派的艺术革命
查询本人与他人银行账户开户行的实用指南
星际对话之——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护理
美国国家儿童医院罕见病研究所:遗传/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先驱
兔子竟然不是纯素食者?
兔子饮食大揭秘:草才是王道!
从不屑到撒娇:女生说“切”的真实含义与应对指南
舌尖上的中国教你做香芋排骨煲
无信号灯路口行车指南:右方来车优先等四原则
皮肤科医生教你快速识别玫瑰糠疹
补天大造丸:冬季养生神器?
北京协和医院推荐:骶管囊肿最新疗法
远离骶管囊肿:这些预防措施请收好!
退休后旅行全攻略:从方式选择到目的地推荐
运动、饮食、补钙:老年人避免陷入养生误区指南
丽江翡翠挂坠选购全攻略:教你轻松避开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