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换气综合征:症状、原因及自救方法全解析
过度换气综合征:症状、原因及自救方法全解析
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症,尤其在年轻女性中更为多见。它通常由过度通气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起血液pH值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过度换气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自救方法。
过度换气综合征,也称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于年轻女性。其主要特征是原发性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4.67kPa)和pH值增高(>7.45),表现为低碳酸血症。
常见病因
身体缺氧: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肌体缺氧,高频率的呼吸是对缺氧的代偿反应,但同时会造成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代谢增加:剧烈运动时代谢增加,肺血流量增多,反射性引起过度通气。
心理因素:神经高度紧张或情绪过度激动,呼吸频率增加引起的过度通气。
训练不当:部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动作要领掌握不当,比赛时步频、摆臂及呼吸的协调不足或冲刺时步频过快,过早疲劳,而只能张口呼吸,因超体能而引起的过度通气。
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情况:如长时间喊麦、K歌,进入密室逃脱、坐过山车时大喊大叫,儿童或婴幼儿长时间哭闹,精神性过度通气,甲亢,高原缺氧,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水杨酸中毒等。
发病机制
过度换气导致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中酸碱值(pH)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血浆碳酸氢盐相对增加,导致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立即发生。低碳酸血症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血流下降、脑缺氧,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碱中毒导致组织缺氧,并继发血钾及游离钙降低,从而出现手足和四肢的麻木、无力,甚至强直、痉挛和抽搐。严重时可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电图出现 ST-T 改变和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紧张、焦虑、神志淡漠、情绪激动甚至晕厥。
头面部症状:头晕、口唇麻木或面色苍白,少数出现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晕厥等意识障碍。
心胸部症状:胸闷、胸痛、心悸。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容易喘促,胸闷压迫感或窒息感。
消化系统症状: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排气、口干舌燥。
肢体症状:肢体麻木、手足冰冷、手足或全身抽搐。
其他症状:全身疲劳虚弱、头重脚轻、运动耐力不够等。
自救措施
短期内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
反复屏气:通过反复屏气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
纸袋呼吸法:用纸袋罩住口鼻(留出呼吸通道)来呼吸。其原理是让纸袋罩住呼出的CO2,在吸气时吸入肺内,减少CO2的排出,从而减轻呼吸性碱中毒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