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什么情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是什么情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参与人类蛋白质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的催化剂,以加快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的转化。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血清ALT的正常水平参考值为:男性9-51U/L,女性8-41U/L。不同测试方法下,医院的参考值可能略有不同。
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越高,代表肝脏受损程度越高。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受到破坏,血清转氨酶就偏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剧烈运动、服用药物、嗜酒等也可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如果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应先注意休息,停止用药和饮酒,一周后再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结果没有升高,可排除疾病困扰;否则说明可能感染了某种疾病。
谷丙转氨酶高可能表明多种疾病,例如传染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炎、脂肪肝、梗阻性黄疸等。因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需要根据相关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来综合判断,以确定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具体原因。
查出疾病后需要谨慎对待,应及时到相应的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对于乙肝患者,当谷丙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转氨酶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越活跃,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情况下,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会导致谷丙转氨酶从细胞内溢出到血液循环,从而在血液检测中显示偏高,这反映了肝细胞损伤的程度。但谷丙转氨酶缺乏特异性,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都可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导致转氨酶升高。一般而言,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不会高于60个单位,而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才具有诊断价值,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并不升高。因此,判断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