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有何区别?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有何区别?
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常用的一类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这些药物在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将对这5种药物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用药。
一、作用机制之间的区别
普萘洛尔对β1及β2受体具有同等的亲和力,因此是一种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对β1受体的亲和力大于β2受体的亲和力,因此是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
特别提醒: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正常剂量范围内,主要对β1受体有阻滞作用;当剂量较大时,对β2受体亦有阻滞作用。
-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
属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阻断β1受体,对β2 受体影响较小。
- 卡维地洛、阿罗洛尔
属于α1/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时主要是阻断β1、β2受体,大剂量时可同时阻断α1、β1、β2受体。
- 卡维地洛
属于α1/β受体阻滞剂,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在治疗心力衰竭和心脏保护中有作用。
二、适应症之间的区别
临床用药,既要以说明书的适应症为依据,又要参考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
- 心肌梗死
药品说明书:阿替洛尔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2018年版《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需指出的是,目前仍被广泛使用的β 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其能够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
药品说明书: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2018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临床试验已证实HFREF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能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住院、猝死风险。
——并非所有的β受体阻滞剂都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三、不良反应之间的区别
-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对β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建议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α1/β受体阻滞剂可同时阻断α1、β1、β2受体,哮喘患者应禁用卡维地洛和阿罗洛尔。
- 对糖代谢的影响
激动肝脏α1、β2受体,可促进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选择性β1阻滞剂对血糖影响较小,不太可能引起低血糖。
但是,β1受体阻滞剂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动过速和震颤。
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时一般不首选β 受体阻滞剂,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推荐选用β受体阻滞。
-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睡眠障碍(如失眠和噩梦)、抑郁症。
通常认为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阿替洛尔水溶性较好,只有少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 对性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易患人群。β受体阻滞剂导致ED的发生和进展,可能与降低睾酮水平有关。有研究发现,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的ED发生率较高(19%~29%),服用美托洛尔者的ED发生率较低(3.4%)。
四、停药,一定要慢慢来!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β-受体的表达上调。
如果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由于大量的β-受体可被儿茶酚胺利用,促进心脏和血管收缩,形成血压反弹;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死。
整个停药时间至少用2周时间。在此期间,特别是对于已知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
本文原文来自药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