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华人手掌巨大肿瘤回国求助,福医附一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击退骨巨细胞瘤
日籍华人手掌巨大肿瘤回国求助,福医附一医院骨科团队成功击退骨巨细胞瘤
一位长期在日本工作的华人女性,因手掌骨巨细胞瘤复发,回国后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接受治疗。这一罕见病例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骨巨细胞瘤治疗领域的先进水平,也体现了患者对祖国医疗技术的信任和信心。
2023年年初,长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魏小姐(化名)发现自己右侧手掌长了一个肿块,不仅逐渐增大,而且还越来越疼,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魏小姐在日本当地医院诊治,被诊断为“掌骨骨巨细胞瘤”,建议手术治疗。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是一种罕见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骨骺,随病灶的扩大逐渐侵及干骺端。骨巨细胞瘤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多见,部分病例可见于脊柱及四肢远端骨骺。目前学术界定义其为交界性骨肿瘤,具有较强侵袭性,对骨质的溶蚀破坏作用大,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软组织包块,病理性骨折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刮除术后复发率高,少数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
当地医院为魏小姐实行了**“掌骨病灶刮除+植骨+外支架固定术”。但不幸的是,2023年7月,魏小姐第一次进行术后复查时,就发现肿瘤局部复发了**。当地的主管医生表示,由于病情复杂,无法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多次复诊无果,魏小姐手掌的肿瘤再次快速长大,一切像回到了原点。病情的变化让魏小姐的心情跌到谷底,决定回国求诊。多方打听之下,魏小姐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与软组织诊疗专家吴朝阳副主任医师寻求解决方案。
经过详细的查体及影像检查,吴朝阳副主任医师发现魏小姐复发病灶广泛,已波及第2、第3掌骨和远排两块腕骨,伴周围软组织侵犯,手术切除困难,术后重建手功能也是一大难题。
吴朝阳副主任医师介绍,复发的骨巨细胞瘤治疗十分困难,由于既往手术史已破坏原有的解剖边界,复发病灶的范围一般比原始病灶更大,且因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特点,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边界不清晰,所以完整手术切除难度也相应增加。根据肿瘤外科手术原则,需要做整块或节段切除。由此产生的巨大的骨缺损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功能,如何进行手术切除重建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基于对此病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吴朝阳副主任医师在术前先应用药物治疗,创造出理想的肿瘤边界,并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为其进行了**“第2、3掌骨切除+小多角、头状骨切除+取自体髂骨重建内固定术”**。手术后,魏小姐恢复良好,5天就顺利出院,此后规律康复,并定期在门诊进行复诊。
从左至右为药物治疗后、手术后及术后1年X线片,影像显示目前骨重建已愈合,肿瘤无复发
术后手掌外观
术后近一年,魏小姐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骨头愈合良好,右手外观和功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工作生活都没问题。感叹祖国医疗水平之先进,感谢福建老乡医护人员之亲切,魏小姐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随同锦旗送给了吴朝阳副主任医师团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与软组织诊疗中心目前开展两项全国多中心参与的骨巨细胞瘤相关临床实验项目:1.一项评价XGEVA®(地舒单抗)用于中国骨巨细胞瘤成人和骨骼成熟青少年的开放标签、多中心、4期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号:2019S00347;2.评价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JMT103)治疗骨巨细胞瘤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非劣效Ⅲ期临床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号:2017L00936。截至目前两项临床实验已有160余例患者参与,本中心参与患者经术前用药、外科手术治疗后,临床随访均取得良好疗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是福建省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福建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委会、福建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挂靠单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学术带头人林建华教授是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骨科、骨肿瘤临床工作40余年,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组长,历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科室在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骨盆肿瘤脊柱肿瘤精准切除重建、骨转移瘤综合治疗等方面均达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