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对反叛公司背景及设定的猜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对反叛公司背景及设定的猜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4624553

本文是对游戏《反叛公司》背景设定的深度分析,详细介绍了游戏中的角色设定、治理模式、历史背景、各地区特点以及游戏机制等。文章内容详尽,分析深入,具有较高的游戏攻略价值和历史背景知识。

一、“我”(玩家)的身份

“我”是一名美国政治家兼战略家,“我”和十名治理者中的一人达成合作,共同治理阿富汗十大地区(即游戏地图)中的一个。

二、治理模式

“我”掌管该地区的财政军事大权,负责财政预算的投资和战略决策(事件应对及军队调动),当地政府领导人(治理者和顾问)和建设团队负责投资项目的具体落实,政府的经济团队负责降低通货膨胀,情报团队负责最基本的情报采集工作,采购团队负责向地方官员购买项目,军队负责战斗细节以及协助建设(投资相关项目后)。

“我”在“交战双方大规模撤离该地区”后与一名治理者达成合作,应当地政府的邀请接管该地区,最终目的是全面稳定该地区,赚取声望并以此为政治资本回到美国竞选总统(如果结局声望不够,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我”那波澜壮阔的经历写成书或拍成电影),如果最后声望低于10则会因政治斗争而被美国军方囚禁。

声望是“我”所追求的政治资本,是美国高层对“我”的评价高低的指标,与治理者无关,可通过事件决策和稳定地区获得。支持度是当地人民针对治理者及其领导班子拥护程度的指标,与“我”无关,可通过项目落实完成获得(不是“我”投资的瞬间获得)。

财政预算由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中央?)政府拨给,拨款指标是美国高层对“我”的执政评估(即“我”的声望),

联合军是当时多国联军中的一支部队,“我”可通过支付一笔财政资金邀请联合军入驻该地区。由于联合军驻扎时间有限,因此我方应为当地政府训练常备军队,即国民军。只有联合军的教官、指导员顾问才能训练军队,因此我方需聘请联合军或指导员后,才能开始训练国民军。

三、大背景

2001年10月7日,美国为报复911事件,组建了多国联军发动阿富汗战争,目标直指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当年11月,即攻陷了首都喀布尔,并在24小时内接连攻陷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2002年3月3日至19日,多国联军在加德兹山发动了森蚺行动,扫荡了山谷中的塔利班军队。随着塔利班的败退,阿富汗东北部的各路军阀开始接管当地(游戏中的“当地军阀”的由来),多国联军即北方联盟也着手在当地建立政府,并邀请“我”和治理者团队全权接管某地区的事务。2002年4月,“我”和治理者正式走马上任,而塔利班残部接到消息,也开始准备发动叛乱,将“我”彻底赶下台(叛军可能会获得“我”的政敌支持),一场维稳之战就此打响。

四、各治理者的“特性”由来

1.公务员

公务员是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心为民的官员。他擅长政治,熟悉政府治理的流程和模式,因此由他落实的项目全部都是标准价格,他的特长即是治理地区这件事本身。

2.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是一个料事长远的人,与他合作,会被他要求按年接收预算。由于他擅长经济,他在落实项目时造成的通胀会比其他治理者低,也有能力降低高通胀。(不知道他会不会指导经济团队让他们能更快地降低通胀,UP没有在游戏中测试过)

3.将军

将军是国民军中的高级将领,有在建立政府之初即召集军队的特权,行事风格强硬,凡事都倾向于武力解决。在将军的协助下,国民军可以缩短训练时间并保证战斗力,还可以拥有额外的军事强化项目(全部强化点完后国民军比联合军还猛)。但由于将军只是一介武夫,因此将军并不熟悉民生建设和政府建设,在落实民生项目和部分政府项目时会造成资金浪费(即要花费更多资金才能达到原本的效果)。

4.银行家

银行家是一位在美西方世界有着杰出成就的女性。为了说服她来到阿富汗与“我”合作,“我”不得不花了一大笔钱聘请她。银行家治理时,会将我方预算存入银行赚取利息,从而赚取额外收入。由于高通胀环境对银行家有利(我才疏学浅,不知道是哪方面有利),银行家在落实项目时会故意拔高项目所造成的通胀,也会将印制大量现钞的项目供“我”选择。凭借着在西方世界积累下来的人脉,银行家可以邀请一个强大的游说组织为“我”博取声望,也可以依托国旅物流为国民军配备商业顾问。

5.走私者

一个在当地黑市纵横已久的操盘手,常年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由于走私者擅长炮制乱局并从中牟利,因此走私者可以从腐败关系网中捞取油水,也就是在腐败水平高时为我方赚取额外收入,但也正是腐败所带来的利益使得“我”必须给予更多的利益才能让走私者开展反腐工作。

由于此前的经历在民间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导致同等腐败水平下走私者损失的支持度会高于其他治理者。走私者以前可能经历并指挥过黑帮混战,这种经验可以帮助他为国民军精准裁剪一些“非必要”的训练项目。同时多年来的黑帮恶习也使得他会怂恿“我”倒卖国民军的武器。

6.军阀

原本只是掌管着某个分区的小军阀,为人冷酷无情且颇具争议,由于被“我”看中而被提拔为一个地区的治理者。他可以将他以前带领的民兵旧部以及在当前区域所训练的民兵队伍快速训练为国民军部队,也可以执行一些迫害当地人民的项目。由于军阀的国民军是由民兵而非普通人训练而成,因此有较高的初始战力。但由军阀部队军纪松弛和军风不正(士兵待遇不如正规军部队,或者在没点相关项目的时候士兵及其家属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迫害),国民军部队会在战事艰苦的时候发动哗变,将民兵改组为警察也将花费更多资金。

7.坦克车长/坦克指挥官

一个坚定的坦克制胜论者,在落实民生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浪费(不如将军那么高),但在事关坦克行驶的道路项目上,他能展现出宛如土木工程师一般的专业来。由于满脑子只有坦克,他在落实军事项目时也会推高费用。坦克车长可能曾多次在CIA的指挥行动下参与颠覆他国政府的行动,因此他对政府的构建似乎很熟悉,在落实政府项目时不会推高价格。

8.开发署长

开发署长可能来自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一个业务娴熟的微观管理者,开发署长在和“我”合作前就事先和当地人讨论了民生问题。在他(她?)的帮助下,“我”可以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调配专家团队前来指导我方建设团队进行项目落实。不过由于其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身份背景,开发署长似乎遭到了多国联军的刻意刁难,不仅可征调的联合军部队少,而且价格高昂。

9.亿万富翁

一位家财万贯的大富豪,屹立于欧美的资本大佬,坐拥多家大型企业,为了进一步突破资产上限而同意了“我”的合作邀请。尽管富可敌国,但他绝不可能直接将自己的财产贡献给“我”调用。“我”可以花一笔财政预算请他“免费”捐赠一些项目,也可以收购他旗下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后让他赎回以赚取收入。

亿万富豪将治理区视为他未来的韭菜地,非常担忧炮火对地区的摧残,因此凡事都倾向于财力解决。他拒绝部署任何军队,只要求多国联军简单训练自己的公司员工,再将他们培养成调解员后,便让他们去收买叛军。由于他在金权至上的西方社会中发家壮大,因为西方政客为合法贪污而设立了各种巧立名目,耳熏目染之下,他对腐败问题比较放纵,因此在他的治理下腐败丛生。

五、叛军

塔利班主力败退后遗留的残部。



在摸清我方的行动模式后采取游击战的方式同我方作战,因为叛军在无战术的加持下完全不敌我方军队(当叛军战斗条拉满时,战况是我方和叛军陷入苦战,当我方战斗条拉满时则是我方击败叛军),所以叛军的战略是:通过损毁“我”的声望来将“我”赶下台,以此粉碎我方行动(我方行动由“我”和治理者共同主导,而治理者深居总部,几乎不可动摇)。

叛军并非只有活跃战士(在地图上能看得见的红色菱形图标),他们会有一些“地下党”。在我方剿灭叛军后,“地下党”会悄然建立新的叛军营地,他们也会在我方过于强硬的时候煽动民怨使我方支持度灾难性下跌(没有叛军入侵但稳定分区“褪绿”),甚至在我方豪华酒店楼顶发射火箭弹。

叛军的背后是“境外敌国”——可能是伊朗或俄罗斯——以及美西方势力。因为在金色戈壁中产出的石油竟然能在战争期间被叛军贩卖,说明叛军背后极有可能有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我”的政敌(及其派系)支持。

六、腐败

腐败风险是地方官员的最大贪腐水平,实际腐败水平会趋向于腐败风险(枭雄难度下这个速度非常快)。我光行动购买项目的流程是:项目提供者将项目移交给地方官员,然后“我”再从地方官员处购买项目,而腐败正是发生在“我”向地方官员购买项目的时候。因为建设团队、情报团队和腐败无关,因此腐败水平不会影响项目落实的速度,也不会影响我方发现叛军营地。

“高效采购”项目能让我方团队跳过地方官员直接向项目提供者购买项目,这能降低项目滋生的腐败风险,但受多种利益因素的影响(项目供应者的漫天要价、地方官员对项目供应者的暗中勒索等),“我”必须为每个项目分配更多的财政资金。

七、选举

选举是“我”博取声望的一种手段,通过建立“民主政权”来获取美国高层的认可。但是在选举完毕后,为什么这个地区的大权仍然掌握在“我”和治理者的手中?因为所谓的“民主选举”仅仅只是选举出当地政府的领导人,而非我方行动的领导人!当地政府在权力关系上只是我方行动领导下的一个组织,因此“民主选举”对“我”和治理者的权力完全没有影响。

由于当地人的传统观念,选举所能提高的支持度仅相当于一个民生服务项目。

八、空中军事项目

塔利班败退至阿富汗东南部后,多国联军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傀儡政府,其中美军还建造了美军基地。“我”向联合军购买的空袭、无人机项目就来源于美军基地。其中空袭战斗机是从美军基地起飞,完成任务后反回美军基地的,所以在游戏画面中,空袭战斗机从画面之外出现,又消失在画面之外;无人机是由我方军队(不一定是“我”指挥的大型分队,也可能是零散的小部队,或者是多国联军指派的人员)携带至分区释放侦查,然后在空中返回美军基地充电的,所以在游戏画面中,无人机从画面之中出现,又消失在画面之外。

九、特殊的顾问

在当前版本的众多顾问中,有两个顾问可以直接干预“我”的决策,他们的背景必然不简单。

冲动消费者能在我方预算高于20的时候随机投资,可以说明他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不比“我”低,否则区区一个顾问怎么可能插手财政大权?推测其为欧美某个大家族的一个纨绔子弟,家族长辈希望用“我”的政绩来为他镀金。

熟练工能在事件最后期限之际替“我”随机做出决策,可能是为了防止“我”对某些事采取拖延战术,推测其为美国高层派来对“我”进行监督的特工,代号“猴子”。

十、十大地图

以下是UP主对部分地图的大致位置猜测图,序号为游戏内地图的排序序号

1.浑黄平原

阿富汗的一个平原地区,城镇密布,交通便利,东北部为山区边缘,推测图中大城市为法拉。此地远离战争前线,我方能轻易获取当地民众的支持度。

2.险要山隘

多国联军执行“森蚺行动”之地,经此一役,塔利班在此地的力量遭到重创,所以此地是叛军发难最晚的地区。一条山脉横亘于加德兹和霍斯特两大城市之间,大量连片的山区为我方治理带来重重困难。

3.南部沙漠

顾名思义,位于阿富汗南部的沙漠地带,赫尔曼德河贯穿其中。

4.浅绿森林

有稀疏的森林散布在地区之中,东南部有广阔的山区,推测图中大城市为迈马纳。

5.边远草原

广大交通不便区自西南至东北方向横跨半个地图,形成压迫感极强的俯瞰之势。且城镇密布,推测为北部边境地区。

6.黑暗洞窟

此地群众堪称游戏内最难伺候之刁民,推测该地已深入塔利班控制区,所以当地民众对我方行动充满怀疑态度。不难推断出地图中的大城市为坎大哈。

7.蔚蓝堤坝

该堤坝为卡贾基水电站。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建成卡贾基水电站大坝,意在向当地引进灌溉和发电技术,发电项目始于2002年。2008年8月,多国联军发动了“鹰之翼”行动,用一支庞大的车队将准备为大坝加装的第三台发电机机组从坎大哈机场护送至卡贾基水电站。而这一行动在游戏中被合理改编为我方必须刚上台就要解决的修坝难题。卡贾基大坝采用土石坝结构,如果堤坝被炸出一个缺口,就会导致大坝垮塌(叛军占领大坝分区后做的事),会导致下游大城市——拉什卡尔加被洪水淹没,给几十万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由于这个“第三台机组”是由中国企业生产的,所以游戏场景“地狱公路”可能是机组及相关物资从新疆进入巴基斯坦,又转交给阿富汗政府后,车队穿过险要山隘前往坎大哈的情况。

8.鸦片小道

交通不便,当地民众多以种植罂粟为生,可能位于阿富汗中部山区。自多国联军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全国鸦片产量迅速上升,输出了全球大多数的鸦片,因此“鸦片小道”可能遍布整个国家中部。

9.金色戈壁

阿富汗的油田区,可能在中部山区,也可能在阿富汗沿伊朗边境。(UP主能力有限,很难查到阿富汗石油分布情况)

10.魔鬼山峰

位于某活火山影响范围内的地区,查询阿富汗的活火山分布情况便可知晓其位置。

十一、战役

从时间线上来看,战役模式就是“我”同时和五位治理者合作,一起在五个地区分别开展五次行动的一次大行动,因为每局游戏的开局时间都是2002年4月。

从游戏玩家的视角来看,五次行动看起来有先后顺序之分,因为我们每通关一局,我方和叛军都可以学习一些战术到下一局去使用,而我方下一局的开局条件也将变得更为恶劣。但从游戏内视角来看,五个地区的开局条件是本来就存在的(玩家选择的地图顺序不同,会进入不同的时间线,而对每一条时间线来说,五张地图的开局情况是确定的),多国联军考虑到叛军势力范围的稳定难度,会在条件艰苦的地区给予“我”战术支持,也就是说“我”的每一次战术选择在游戏世界中是同时发生的。

当“我”在五个地区全部维稳成功后,结束语说的是“本人是时候加入维和组织了!”但是维和部队怎么可能一上来就直接和叛军起冲突?而且这场战争也没有取得联合国的授权。况且,“我”在一个地区维稳成功就可以回国竞选总统,那为什么“我”在五个地区维稳成功,却只想加入“维和组织”?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口中的“维和组织”根本就不是联合国维和部队!

由此我合理推测一下,这个“维和组织”可能是一句行业黑话,仅仅只是一个代称,它所象征的意义可能是隐居在白宫背后的深层政府集团!“我”只有通过领导一场战役来积累天量政治资本,才有资格获得幕后大佬们的认可,从而带领我的家族踏入华尔街,染指整个西方世界的最高权力!

特别鸣谢:@太卜司符玄52773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