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名句背后究竟有啥隐情和逻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名句背后究竟有啥隐情和逻辑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4344910_121948416/?pvid=000115_3w_a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名句背后究竟有啥隐情和逻辑?东晋历史中有一个经典桥段,“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名句由此产生,背后关系着王导与周顗这段充满复杂情谊和政治斗争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权力与友情之间的微妙关系。

周顗,字伯仁,系出名门,从小聪颖好学,逐步走上仕途。他年轻有为,知书达理,却因洁身自好而不被一些爱好吃喝玩乐的同龄世家子弟所容。然而,他反倒因此在长辈和社会名流中树立起良好的声誉。他的好友戴渊曾大为赞赏并竭力推荐,预言伯仁必有大作为。

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周顗步步高升,最终成了司马睿的重要谋士,深受其信任。与之相对的是天下大变,正值“八王之乱”之后,局势复杂。彼时,东晋局势动荡,王导作为与周顗齐名的东晋功臣,也同样站在了风口浪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